荆楚各地 > 正文

2025年武汉中心城区将打造10分钟急救圈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20日 09:25 来源:楚天都市报

  2025年救护车达到每3万人1辆 基本实现急救呼救定位功能

  武汉中心城区将打造10分钟急救圈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讯(记者王荣海 实习生曾秋云 张琪悦)到2022年,武汉市中心城区急救站点不少于70个,新城区急救站点不少于40个;到2025年,武汉城区实现“10分钟急救圈”。5月19日,武汉市政府公布《武汉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院前急救体系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建立覆盖市、区、街道(乡镇)的三级院前急救网络,鼓励民营医院建立急救站点。

  武汉市提出,市急救中心可以依托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完善中心城区急救站点布局,到2022年,中心城区急救站点不少于70个。深化水、陆、空院前急救协作联动机制,积极开展水上、航空医疗救援服务。新城区急救中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直属急救站点,也可以依托医疗机构建立合作急救站点,新城区急救站点不少于40个。

  建制街道应当在街道卫生院或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急救站,人口较少的相邻街道可以联合设立急救站,距离偏远的农村地区可以在村卫生室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等急救设备。发生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自有救护车按照属地原则,纳入当地急救中心统一调度。到2025年,城区打造“10分钟急救圈”,平均服务半径≤5公里;农村地区打造“12分钟急救圈”,平均服务半径10—20公里;打造武汉市航空医学救护“1小时急救圈”。

  武汉市还提出,完善救护车数量与种类配置,到2022年,全市值班救护车达到每5万人1辆,其中,负压型救护车占比不低于20%,智能型救护车占比不低于40%,平均急救呼叫满足率达到95%以上;到2025年,全市值班救护车达到每3万人1辆,平均急救呼叫满足率达到96%以上。

  在急救业务领域,建立完善急救优先分级调度系统,缩短呼叫反应时间。加快“120”指挥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市、区“120”指挥中心互联互通,并与省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实现无缝对接。开展急救呼救定位试点,到2022年,基本实现急救呼救定位功能;到2025年,基本实现全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急救中心、救护车三方信息的实时互通。

  《通知》要求,根据实际需要核定区级急救中心事业编制数量,合理配置市、区院前急救专业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按照4~5名/辆的标准为值班救护车配备随车人员,包括院前急救医生、护士、担架员和驾驶员。医疗机构应当鼓励一线临床医护人员参加院前急救工作,并在职称晋升方面予以倾斜。

(编辑:裴春梅)
关键词:急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