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开发区 > 正文

武汉经开:开局之年处处新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22日 17:00 来源:荆楚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记者李欣 王博璨

  滚滚长江从川渝向东,经三峡,过洪湖,进入武汉前去势骤缓,拐过一个“S”型大湾,此后是绵延72公里的平坦江岸。

  江岸西侧的这片热土,即被誉为“中国车谷”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随着近日武汉市发布一季度比上年同期增长58.4%的经济数据,收获“十四五”开局之年开门红,经开区这片土地上的诸多大动作,引发关注。

  5月上旬的一个工作日,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王洋,面对记者采访如数家珍。2021年第一季度,经开区(汉南区)经济呈现强劲增长势头,7项经济指标同比增幅位居全市第一阵营。

  记者观察,在经开区的大手笔布局中,新能源、新材料、新文旅、新建筑四大板块协同发力,用新业态激发新动能,新动能助推新发展,经开区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处处涌动新气象。

  新能源:吉利小鹏接连落地

  在刚刚过去的4月,国内领先的智能电动汽车企业小鹏汽车,官宣落户武汉经开区。该项目选址纱帽街通航产业园,占地约1100亩,将建设整车及动力总成工厂。整车项目规划产能10万辆,计划2021年内开工建设。

武汉经开区航拍图
武汉经开区航拍图

  这是继神龙、东风、吉利之后,又一国内大型车企选择与经开区携手。

  与小鹏汽车一街之隔,武汉吉利路特斯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几百名工人分散在偌大的工地上,热火朝天地进行建设作业,与时间赛跑。5月17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包括冲压车间、焊装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在内的一座现代化造车工厂正拔地而起。

  路特斯成立于1947年,是与法拉利、保时捷齐名的世界著名豪华跑车与赛车品牌。2017年,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收购路特斯51%的股份。两年后,武汉吉利路特斯项目在经开区破土动工。

  吉利路特斯项目现场相关负责人杨勇涛告诉记者,该项目总投资200亿元,占地1526亩,建设期为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计划2022年3月完成设备联合测试,2022年6月进入预生产阶段,2022年10月正式开始小批量生产阶段。

  业内专家称,吉利路特斯项目的落地,标志着武汉汇集美、日、法、英、国产五大车系、坐拥六大乘用车品牌,成为全国汽车产业布局车系最齐全的城市。

  起于车,兴于车。近年来,面对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趋势,经开区围绕打造世界知名“中国车谷”,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将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作为重要发展方向,积极推进应用示范,打造创新平台,培育产业生态。

  东风新能源产业园、亿咖通汽车电子、环宇智行、华砺智行等30多个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项目已投入运营;国电投氢能基地、众宇动力、雄韬氢雄等一大批氢能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制造企业相继落户;东风云峰、东风岚图、吉利路特斯等新能源整车项目正加紧推进,即将投产。

  经开区规划在“十四五”时期,在汽车产业领域,重点打造国家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基地,推动汽车产业跨入更高附加值区间。

  到2025年,力争整车厂突破10家,整车产量突破200万辆,汽车工业产值突破5000亿元,建设成为国家车联网先导区。在新能源产业领域,力争到2025年,形成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培育10家以上氢能源重点企业,成为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

  一条贯穿南北的“新能源汽车大走廊”,正在经开区逐步形成。

  新材料: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近日,位于经开区华中智谷的武汉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武汉先进院”)再传佳绩,该院产业化项目之一的智能微胶囊进一步实现技术突破,并广泛应用于多种生活场景。

位于经开区的武汉数字经济新地标“春笋”
位于经开区的武汉数字经济新地标“春笋”

  据介绍,所谓智能微胶囊,是一种先进的微米级材料封装技术,通俗理解就是把一个芯用高分子化合物连续薄膜完全包覆起来,这个芯的原有化学性质丝毫无损,在光照等外部刺激下,芯的一些功能会在外部呈现出来。

  懂得了基本原理就不难理解,在武汉先进院科研成果展厅,打开紫外线的照射,应用了智能微胶囊技术的纯白色T恤衫、运动鞋变幻出红、黄、蓝、紫等七彩颜色。关闭紫外线灯两分钟后,T恤衫、运动鞋又恢复成原来的模样。

  “服装面料添加了具有柔性显示性能的微胶囊,紫外线照射后,白色变彩色。”武汉先进院相关技术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一专利已授权给一家新材料公司,运用于生产运动服装、潮牌服装和大牌儿童服装,仅服装面料就能撬动产值上亿元。

  与此同时,具有热管理性能的智能微胶囊可自主调控温度,植入衣服纤维做衣服冬暖夏凉,“等于把空调穿在身上。”该负责人说,这一技术,还可用于手机芯片快速散热。目前,武汉先进院已与国内知名品牌手机厂商在该领域展开合作。

  据了解,微胶囊技术广泛应用于智能服装、穿戴类、嵌入式设备以及医疗植入设备等领域,之前长期被日本、美国企业垄断。武汉先进院执行院长康翼鸿领衔,研发团队从“热管理材料”和“柔性显示材料”两个方面开展攻关,成功打破国外垄断,筑起属于自己的“专利墙”。

  武汉先进院的另外一个关键词是“跨越技术成果转化的死亡谷”。技术成果转化,有9个级别。1—3级,为理论研究,成果表现为科研论文;4—6级,为小试、中试阶段,投资大、周期长;7—9级,大规模量产、走向市场,科研成果“纸变钱”。

  “4—6级,被称为科研成果转化中的‘死亡谷’,很多科技创新成果‘躺’在了这一关。”武汉先进院执行院长康翼鸿对此有切身体会。“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化,失败的概率是比较高的,特别是新材料这个行业,周期特别长。如果没有中试基地4-6级这个环节进行突破,成果转化就会非常慢。”康翼鸿说,目前武汉先进院已经自主建设2个中试基地,可以加快科研成果尽早转换为市场成果。

  据悉,武汉先进院2019年5月运营,特点是集研发办公、中试生产、产业孵化器等功能于一体,形成了“楼上楼下,创新创业”雏形。运营不到两年,已吸引包括外籍院士在内的10多名海外高端人才“合伙”,布局电子信息材料、超表面材料与装备、前瞻性研究、前沿计算4个研发中心和2个中试基地,申报43项专利,13项获得授权。

  武汉先进院高速发展背后,是经开区对新材料领域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十四五”时期,经开区规划打造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积极申报建设光电子及新材料产业园(化工专区),到2025年,引进培育2家至3家产值超100亿元、拥有核心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大企业大集团,形成500亿至1000亿元级规模产业集群。

  同时,全力支持金发科技、鼎龙控股等已落户的新材料龙头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加快推进武汉先进技术研究院等重点新材料研发及应用项目,引进培育拥有核心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新材料企业。

  新文旅:顶级文旅快速落地

  临空鸟瞰经开,以通顺河为界,东西两侧,智慧与生态,各有侧重。

  东部,一条南北走向的新能源产业链大走廊正在形成;而西部自然生态资源得天独厚,山峦耸秀、湖泊点缀,因此发展文旅,成为经开区的落子选择。

  2020年12月,位于经开区龙灵山的全国首个自动驾驶主题公园开园,它也是武汉市目前最大的生态公园,有着武汉“绿肺”之称。园区共有自动驾驶接驳车、自动驾驶出租车、无人售货车、无人环卫车等7大类数十台自动驾驶车辆,游客可通过使用微信小程序,提前一天预约使用。

  5月17日,记者在龙灵山生态公园里看到,园区内无人售货车、无人环卫车有序行驶,游客中心门口整齐停靠着3辆由东风汽车生产的自动驾驶接驳车。市民吴女士告诉记者,公园植被丰富,空气清新,适合带孩子老人前来游玩,园区里无人售货车十分新颖,让她感受到了智能化的氛围。

  公园负责人邱任文告诉记者,园内现有十里花坡、百亩荷塘、房车营地等景点,目前规划建设酒店、美食街、水上项目,丰富游乐设施,进一步满足游客需求。

  以龙灵山生态公园为中心,经开区规划中多个新文旅项目正在安家。

  奥山冰雪运动小镇投资52亿元,规划建设三条滑雪道,最长雪道长达400米,为打造旅游、现代服务、医养结合为一体的文旅生态链注入动能;两大世界级文旅IP即将引进,上千亩旅游乐园提振区域文旅品牌;武汉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加紧建设,建成后可满足F2赛事标准。

  在未来,随着文旅项目接连落地,经开区智慧生态城加快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一座健康、活力的宜居宜业之城,必将得到更多青睐与关注。

  新建筑:智慧装配绿色未来

  5月进入下旬,由中建三局科创发展有限公司承建的华中地区迄今最大的装配式建筑体沌口六村项目也进入收官阶段。目前,项目主体结构已全面封顶,塔吊、爬架本月底将完成全部拆除,地下室、屋面工程已全部完成,外立面装饰、室内装饰装修、室外园林工程正在同步穿插施工中。

  沌口六村项目共有29栋高层住宅及商业配套, 总建筑面积80.3万平方米,装配率达56.2%。经过实践探索,在装配式EPC模式高效建造核心技术下,沌口六村项目实现了和深圳国贸大厦同等的“三天一层楼”的建造速度,刷新了行业记录。

  近年来,为加快传统建筑业转型升级,中央和各地持续出台政策,大力推广具有节能、绿色、智慧等优点的装配式建筑。这种俗称“搭积木”建房的建筑方式,迅速在各地落地开花。

  武汉是湖北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主战场”。2020年,根据湖北省住建厅发布的数据,武汉新开工装配式建筑的建筑面积906.8万平方米,其中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211.93万平方米,包括中建三局科创发展有限公司承建的沌口六村和纱帽八村项目。

  中建三局科创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作为湖北第一、全国领先的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服务商,已累计实施装配式建筑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

  新起点,新征程。“十四五”开局之年,经开区在城建领域加快推进中建三局绿色建筑总部基地、湖北工建科技研发产业园、武汉建工建筑智能化、精工欧拉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等项目建设。推动中建、中铁、中交系统成员单位落户经开区。聚焦工程设计、建筑设计、桥梁设计、高铁设计等,促进数字设计与建造体系精益化、高效化、流程化、智能化,推进传统建筑向现代建筑转型。

  新能源、新材料、新文旅、新建筑,走出了经开特色的发展之路。这背后,是经开区高位谋划、狠抓落实的结果。

  武汉市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王洋,同时担任经开区重点办主任。他告诉记者,经开区全力为重点项目的上马和落地“保驾护航”:一是超前谋划,确保项目签约即动工;二是要素保障,包括资金的保障、土地指标的保障、征地拆迁的保障;三是任务分解,164个项目分给16个单位,责任明确到位,层层狠抓落实,定期公布排名。等等。

  实干精神指引下,跑出了“车谷速度”的经开区,勇担武汉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为武汉市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贡献着车谷力量。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系列组合拳下,代表着未来发展方向的经开,每天不一样。

(编辑:裴春梅)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