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江北医院医者仁术传真情 不忘初心为人民
今日热点:
中新网湖北新闻5月24日电 “获救后还没见过面,经历了生死,更懂得珍惜,以后就希望一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5月16日,在龙卷风中受伤,经协和江北医院救治后好转的吴望枝和丈夫吴德强在胸外科病房重聚。生死后的重逢,在这一刻格外感人。腼腆的吴女士默默望着丈夫被转入旁边病床,吴先生则全程含笑看着旁边的爱人。
![]() |
5月14日晚,武汉市蔡甸区突发龙卷风造成人员伤亡。灾情发生后,区委区政府迅速反应,全面部署。协和江北医院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院医务人员万众一心,尤其是共产党员冲锋在前,以最快速度和最大的爱心投入伤员的救治工作。
吹响冲锋号角,快速反应,“四对一”模式精准部署
龙卷风灾情发生以后,协和江北医院第一时间积极响应,启动应急预案。院主要领导亲自指挥部署,迅速成立应急救治工作领导小组、医疗专家救治组、后勤保障组。在1个小时内迅速集结医生124名,护士186名,行政后勤人员96名,出动14辆120急救车,启动“四对一”模式(按一医两护一行政人员组成救治小组,每救治小组专门负责一个患者)组建42个救治小组。14个小组随救护车奔赴救援现场转移伤员,28个小组在院内进行救治准备。根据伤员的受伤程度的不同,开辟专区收治。
开通绿色通道,院前急救、院内救治无缝衔接
高效急救体系完善,院前急救120、急诊医学科、重症医学科一体化管理,开通急危重症患者救助绿色生命通道,院前急救和院内救治无缝衔接,最大限度缩短救治时间。
急诊科、麻醉科、手术室等科室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各科室医护明确分工:一部分在急诊转运病人、评估伤情、开展救援;一部分在住院部准备床位收治病人,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受伤患者的伤情评估及治疗。120接到求救电话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转运伤员。院内第一时间开通绿色通道,所有科主任、护士长全部上阵,保证每位伤员能够得到最好的救治效果。神经外科陈宇主任调动骨干人员赶赴医院,麻醉科全力配合,第一时间为头顶部大面积头皮撕脱伤伤员进行手术。胸外科田学涛主任驻扎急诊,为受伤患者进行紧急救治。
牢记医者使命,展现责任担当
“紧急救援,请所有人员到急诊科集结!”
有着24年党龄的共产党员邹建医生年近60岁,接到电话后第一时间赶到医院,在急诊科参与急救患者的转运后,又赶到住院部为一位85岁高龄的受灾患者实施了头皮大面积裂伤清创缝合术。冰雹、大雨、倒塌的树木,通行十分困难,急救中心驾驶员熊娥腾背着急救用品与救治小组成员一起徒步一公里深入现场抢救受伤群众,转运受灾群众10人。凌晨4点完成转运任务后,疲惫不堪的他蜷在救护车驾驶室里眯了一会儿,早上依然精神抖擞照常上班。他说:我选择了“120”就意味着选择了辛劳和奉献,责任是我最深的感受。”
手术室护士朱驰是最快赶到的一批人,她舍下了还在哺乳期的孩子迅速到岗。疫情期间她怀着六七个月身孕,从疫情开始每天在岗位坚守,直到六月份临产。她说:“疫情关键时刻我怀孕没能上最前线,这一次,我必须上。” “医院有任务,我得立即去,这是我的职责。” 怀孕六个月的张春霞对家人说了抱歉,随即冲出了家门。
他们是医者仁心的白衣战士!
践行大医精诚,尽显人文关怀
为最大限度满足伤员需求,协和江北医院组织专家每日早晚两次对灾情伤员进行联合会诊、查房,密切关注伤员病情变化、身心健康、饮食生活情况,对接专业心理医生来医院对所有伤员进行心理检测和疏导。
住院部病房内,经历了“风雨”的伤员们或在接受治疗,或与医护人员交谈,或向家人报着平安。在协和江北医院住院部12楼,显微手足整形外科主任吕福洲正在给受伤的吴志明进行检查。“医院对我非常重视,照顾周到,每天给我送盒饭,牛奶和水果,我很安心。”当被问及是否想让家人来照顾时,他说:“在这里感受到医院人性化照护,感到比在家里还温暖,不打算让家人来,医院对我照顾的很周到。”
区委区政府领导来医院看望慰问龙卷风受伤群众,表示党和政府、医院会尽一切努力帮助伤员,确保每个伤员都能得到最及时、优质的治疗,鼓励伤者安心治疗,安心养伤,争取早日痊愈。
吴德强是14日当晚伤情较重的伤者之一,全身多处软组织擦伤,心包积液,在重症监护室密切观察后情况稳定。5月16日,将其转入胸外科病房,和其妻子吴望枝团聚。
“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感谢协和江北医院医护的精心治疗,感谢所有人一路的帮助,经历过这次大风大浪,以后我们会更加珍惜生活、珍惜彼此。”吴德强说道,“康复后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美丽蔡甸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此次救援中,协和江北医院共收治42人,所有受伤人员入院后,医院按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进行高效、快速诊疗方案进行分诊诊疗,为患者提供最及时、最优质的的治疗。目前所有在院受伤群众病情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