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务动态 > 正文

湖北宜昌:打防齐头并进 惩治电诈犯罪成效初显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12日 10:54 来源:中新网湖北

  中新网湖北新闻6月12日电  (许俊富)今年以来,宜昌市公安局践行“为民办实事”活动要求,以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活动为切入口,疏通机制堵点,破除警种壁垒,整合警力资源,打防并举,以防为先,全面提升反电诈工作质效。5月份,全市电诈案件警情数环比下降46.7%,止付金额9068万元。

  劝阻1.06万人 从被动处警向精准拦截转变

  今年5月,宜昌市公安局从各县市区、城区分局及刑侦、网安等警种抽调精干警力,组建市级反电诈中心,打造市、县反电诈中心、派出所三级预警劝阻模式,通过大数据分析,对潜在受骗对象进行综合研判,划分高、中、低风险等级,发出预警信息,通过电话劝导和上门劝阻,促使预警对象及时醒悟。

  “您好,我是宜昌市公安局的反诈民警,您刚刚登陆的网址涉嫌诈骗,请提高警惕。”6月8日,反诈中心接警员小杨正通过96110座机向潜在受骗对象李女士发出提醒。

  原来,李女士因生意需要周转资金,正准备进行网上贷款。“贷款平台”工作人员与李女士短暂电话联系后,双方一直采用QQ视频连线沟通。李女士填写了“合同”后,在等待放款时,对方要求需要缴纳一笔手续费。李女士觉得需要交纳手续费也是“人之常情”,就在她准备向对方汇款时,发现96110多次拨打自己的电话。察觉到异样的李女士中止了汇款操作并挂断QQ视频,通过回拨才得知自己险些被骗。

  预警拦截就是跟骗子抢时间,面对劝阻置若罔闻或者已经被骗的受害人,怎样最大程度挽回受害人损失,成为急需解决的难题。

  为此,宜昌警方将电诈警情的处警端口前移,依托110三方通话,改变以往派出所处警止付的模式,由反诈中心民警直接参与接警,即时录入案件要素,力争最短时间、最快速度止付涉案资金。

  5月14日,宜昌市某企业负责人赵先生遭遇冒充领导类型诈骗,被骗金额30万元。汇款过后,赵先生幡然醒悟,并拨打了报警电话。报警电话随即被转接到反诈中心,反诈民警通过赵先生提供的信息,对涉案账户进行快速止付,及时为赵先生保住了29.6万元。

  仅5月份,宜昌警方劝阻潜在受骗对象10620人,止付账户2938个,挽损金额9068万元。

  抓获嫌疑人211人 从面上宣传向重拳出击转变

  5月24日,枝江警方远赴江西赣州,抓回投资理财诈骗嫌疑人7名,为打击电信网络犯罪再添战果。宜昌市公安机关深入开展“雷火2021”专项行动,以“杀猪盘”、“刷单”、虚假贷款等高发诈骗案件为主攻方向,打本地窝点,破本地案件,发起集群战役,打响破案会战,纵深推进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工作。

  “不许动,全部抱头蹲下。”民警踹门而入,迅速控制房间内正在为诈骗分子提供“洗钱”服务的嫌疑人。

  5月26日、31日,夷陵警方根据工作中发现的线索,组织警力开展集中统一“扫楼”行动,先后在辖区某电竞酒店及一出租屋内抓获涉嫌帮信犯罪嫌疑人12名,扣押涉案手机17部,银行卡60余张,电脑5台。

  办案民警介绍,嫌疑人文某伙同发小王某通过一小众聊天软件接收指令,专门为境外诈骗分子“洗钱”,短短一月就非法获利2万余元。尝到甜头的二人,各自发展发小、玩伴成为自己的下线,形成了分工明确的“洗钱”团伙。经查,以文某和王某为首的团伙已累计为境外不法分子“洗钱”2000余万元。

  据悉,宜昌公安在全市范围内扎实开展“扫楼”行动,紧盯写字楼、商业体、小区房等场所,全方位、多轮次、高频率、零死角开展突击清查,做到对本地窝点早发现、快查处、狠打击,全力彻底铲除电诈毒瘤,净化社会环境。

  据统计,5月份,全市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68起,端掉涉电诈犯罪窝点10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11人。

(编辑:刘莉莉)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