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 > 正文

国人都为《觉醒年代》的“续集”自豪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16日 10:00 来源:楚天都市报
《觉醒年代》导演张永新

  专访“白玉兰”最佳导演张永新

  国人都为《觉醒年代》的“续集”自豪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张聪 实习生 韩锐凌

  对话时间:2021年6月9日

  对话人物:张永新

  ■人物简介

  张永新,1972年出生于山东,1992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导演专业。1997年毕业分配至山东影视剧制作中心,从场记做起,历任副导演、执行副导演、导演。2013年执导农村题材剧《马向阳下乡记》,拿下“金鹰奖”优秀电视剧奖、“飞天奖”优秀电视剧奖、“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2016年执导历史题材剧《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获“飞天奖”优秀电视剧奖。

  2018年11月拍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2021年2月开播,随后豆瓣评分9.3。6月10日晚,张永新凭该剧成为今年“白玉兰奖”最佳导演。

  ■对话背景

  在央视首播完毕的近三个月里,《觉醒年代》依然霸占着微博热搜。在业内,这部描摹百年前的青年一代找寻出路的剧集,抛出了“新时代主旋律作品该如何创作”的标答;而在大众眼中,它是入题高考作文的热门,更是将网络热词“yyds”(永远的神)真正普及的作品。

  但这些对于当了24年导演的张永新来说,并不是特别重要。6月9日,摘得“白玉兰”最佳导演奖的前一天,张永新接受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专访。他提到,《觉醒年代》大火,最让他欣慰的是今年清明节时上海龙华烈士陵园中陈延年、陈乔年墓前较往年多出了许多鲜花,“一百年前那一代伟大的先烈所奔赴的,百年后实现了。能让现在的年轻人记住他们,这才是值得我骄傲的。”

  刚开始看到yyds

  还以为网友在骂人

  极目新闻(以下简称极):当您看到《觉醒年代》入题高考作文时,您有什么感受?

  张永新(以下简称张):说实话,当时我挺吃惊,第一反应就是“怎么又上热搜了”。后来想一想,看似偶然,可能也是必然。网上很多年轻朋友表达了对这部剧的喜爱,因为他们能感受到先烈之所以用生命捍卫和书写历史,是希望中国最终强大。正如剧中陈独秀先生被问“你为什么要建这个党”?他说不为什么,为的是“他们”。这个“他们”是指我们中国人,那一代人就想让我们中国人能快乐有尊严地活着。

  《觉醒年代》讲了百年前先辈们的这个夙愿,百年以后我们都看到了。好多人问《觉醒年代》有没有续集,其实网上的回答我觉得很经典——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是续集,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感同身受的。

  极:《觉醒年代》让您持续“住”在热搜上的感觉怎样?

  张:我之前不太了解,青年朋友是怎么和一部剧互动的。这个剧首播正好赶着春节档,中间断更过几次,最长有接近10天没有播出。就有人直接给我们留言,说你们为什么在宣发上这么不给力呢?我才知道了热搜代表什么,也学会了看弹幕,我的助理都是90后、00后,所以他们也帮我推荐。我还第一次知道了“yyds”是什么。第一次看到这个缩写,我吓了一跳,还以为网友在骂我呢。后来助理说,这是一个溢美之词。(笑)

  民国绝非风花雪月

  是支离破碎山河哭泣

  极:大家都喜欢这部剧,不少年轻人说这部剧提供了拍好主旋律的标准答案,您惊讶吗?

  张:今天的年轻人不可小觑,他们的知识量和视野比曾经的同龄人要开阔得多。他们对于历史的思考和对自我的认知,也都是有着深思熟虑的。

  中国人有一个非常优秀的特质——家国情怀。面对这样的观众,我以为只有真诚地把生活中、历史中我们所理解的那种真实,用合适的方式呈现出来,才会得到观众的认可,特别是年轻朋友的认可。

  极:您提到创作中的“真”,除了真诚,还有真实。

  张:为了这个剧,我们的编剧龙平平老师用6年时间倾尽心血,他几次在夜深人静写剧时嚎啕大哭,为什么哭?为那个时代哭,为那个时代里的人哭。有一位记者曾问我如何让年轻演员设身处地感受百年前的中国,我们有影视资料的。百年前西方传教士拍摄的中国最现实的照片,我都给年轻演员们看过。

  比如扮演陈延年的张晚意,我就跟他讲,你可能想象不到陈延年那个时代是什么样子,但你可以看一看,那些资料照片里的民国绝不是风花雪月,绝不是卿卿我我,它是惨绝人寰、支离破碎的,是山河在哭泣的。要不然我们那一代伟大的先烈,为什么要舍弃小我甚至抛掉生命来奔赴和捍卫?

  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比如剧中陈独秀的院子的布局,北京城天晴尘土飞扬、下雨就满是泥泞沟坎的马路……这些细节不是虚构的,都是我们营造的历史真实感。

  极:有很多隐喻引发了网友讨论,比如蚂蚁和螳螂。

  张:在叙事上,除了保证正常叙事以外,我们希望做到写实与写意结合,把中国一些传统的美学元素,比如说隐喻、草蛇灰线、留白的审美逻辑拿出来。我很高兴观众能注意到这些设计,比如大量的空镜、小动物的拍摄。

  我也看到网上好多朋友的解读,我都非常认可。有人问我蚂蚁意味着什么,螳螂意味着什么?我的回答是,既然我们把本体和喻体都呈现在故事里了,各种答案都可以。

  很多观众看完剧后

  去龙华烈士陵园献花

  极:表扬的声音很多,您是否担心该剧被“过誉”?

  张:我不担心批评,我也留意了一些批评声音。其实从创作者角度来说,我们做好自己的本分,能踏踏实实把自己想表达的东西创作出来,就是最好的。

  至于说它被臧否、被褒贬,这是必然的,任何一部作品都要经过观众的检阅。创作者当然希望作品越受欢迎越好,但我也坦言这部剧是有遗憾的。

  比如巴黎和会结束后的场景,我们的外交官走在凯旋门下,那时的凯旋门其实是我们的耻辱柱。因为方方面面的原因,我们没能前往巴黎真的实景拍摄,这从艺术实践上来说,就是打折扣的。

  极:太多观众在这部剧中收获了共情,这也是《觉醒年代》成功的最重要元素,作为导演您欣慰吗?

  张:好多朋友喜欢这部剧,常用的词有那么几个,一个是热血沸腾,一个是热泪盈眶。观众“沸腾”什么?“盈眶”什么?我觉得是感动。因为对比剧里百年前那段屈辱的日子,我们实实在在感受到作为当代中国人的自豪——但这个自豪来得不容易,我们用了100年才走到了今天。

  这也是我理解的,为什么这部剧播出后,那么多人愿意到龙华烈士陵园,去延年、乔年烈士的墓前献花。我听到这样的消息时真的很开心也很感动,这里面就蕴藏着我们中国人的同频共振。

  其实回看这部剧时,我总能想到去年。在疫情当中,我从恐惧害怕到内心踏实,最终都仰赖于我是一个中国人——我是受保护的、我是安全的,这种感受强烈又真实。我特别渴望的是,今天的年轻朋友能把他们喜欢这部剧的动力变为自己在生活中的动力,去好好生活,好好为这个国家付出。

(编辑:裴春梅)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