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各地 > 正文

新能源新材料成为枣阳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19日 11:26 来源:中新网湖北

  中新网湖北新闻7月19日电  (李晓军 杨子雯) “小到一粒纽扣、大到一架飞机;上至九霄云外的神舟号、下至万米深海的蛟龙号、驰骋大海的辽宁号、路上跑的复兴号,都用的有咱们生产的有机硅系列产品。”7月19日,在湖北隆胜四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展厅,技术总工龚家全讲起企业新产品研发很是自豪。

  湖北隆胜四海是专业从事中高端有机硅系列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生产的有机硅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40%以上。“十四五”时期,公司的目标是与湖北大学共建省级技术研发中心,目前,光学级有机硅产品研发已经展开。进军国际高端市场,隆胜四海阔步前进。

  近年来,枣阳市县域经济实现历史性飞跃。连续5年位居全省县域经济考核同类县市前列,连续3年跻身赛迪全国百强县市榜单,2020年位居94位,3年前进5位,在全省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今年6月,枣阳经济开发区成功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枣阳全国百强再进位赋予新活力。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是枣阳市“十四五”期间确定的重点产业之一,是枣阳培育发展新动能、赢得未来竞争新优势的重要突破点。为此,枣阳加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招商力度,积极支持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培育具有特色优势的产业集群,并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制造、研发、应用企业及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大力推进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   

  新能源方面,以华润太平风电场、华润熊集白鹤风电场、华润白鹭风电场为龙头的风力发电项目异军突起,到2021年底,全市风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33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6亿度以上,年产值4亿元,年纳税8000万元;以华电集团110kV唐梓山光伏电、中广核枣阳七方100MW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为代表的光伏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达20万千瓦,年发电量2.4亿千瓦时以上,产值2亿元人民币,年纳税3000多万元;总投资10亿元的湖北枣阳10兆瓦光储用一体化示范项目开工建设,标志着枣阳乃至全省新型智能电网体系构建的开始,为风力发电、光伏发电以及传统发电企业提供配套的调频调峰、削峰填谷等服务。截至今年5月,全市有20多个新能源项目先后签约、落地并付诸实施,目前正在逐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新能源的高光时刻,引领着新材料破冰出海。总投资5亿元、从事钒氮合金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有钒氮合金、钒铝合金、钒钛合金、钒电池等钒、钛系列产品的湖北(枣阳)钒钛科技产业园项目建成投产,将整合湖北省钒钛资源,形成钒钛产业集群,努力打造湖北钒钛产业升级版,带动湖北钒钛产业全面发展。与此同时,以新四海化工有限公司、新海鸿化工有限公司、冠华科技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一批产业化项目已竣工投产,为全市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的重要支撑。目前,全市新材料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达21家,涉及有机硅新材料、钒钛新材料、建筑新材料、生物医学新材料等领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新材料产业。

  “2020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57亿元,其中出口销售收入7242万元人民币,在中国摩擦材料中稳稳占据前三强。今年上半年已实现收入2.2亿元,订单已排到9月,预计今年销售额将突破4亿元。”湖北飞龙摩擦材料有限公司分管生产的副总经理牛祥华说,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今年企业又投入7000万元购入全自动化生产设备,单个设备日生产量能达3000片。

  飞龙公司是国内主要商用车配套厂家,在全国设有26个销售办事处,先后成为广州公交集团、武汉公交集团、西安公交等全国20多个大中型城市公交车用制动衬片的中标供应商。产品畅销欧美、东南亚、中东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唯一一家进入欧洲拖挂车OE市场的生产厂家。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构建“政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支持飞龙公司、米朗科技、隆胜四海等企业创建国家技术中心、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以枣阳成功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契机,全年要引进高新技术项目10个,合同投资额不低于50亿元,为枣阳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枣阳市委书记孟艳清说。

(编辑:裴春梅)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