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各地 > 正文

罗田打造国家级红莲型杂交水稻“芯片”基地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03日 17:38 来源:中新网湖北

  中新网湖北新闻9月3日电 (项俊平)9月2日,武汉大学与罗田县共同举办“红莲型杂交水稻国际合作发展论坛”。罗田县通过实施“教授回乡”计划成功引进国家水稻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教授朱仁山科研团队,建设研发基地,计划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将罗田打造成为国家级红莲型杂交水稻“芯片”生产基地。

  据介绍,罗田县河铺镇是已故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朱英国教授的家乡。由他领军研发成功的“红莲型”与“野败型”、日本的“包台型”一起被国际公认为杂交水稻的三大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是我国杂交水稻重要的遗传资源。目前,全球累计推广面积在4.5亿亩以上。

  红莲型杂交水稻高产优质、氮肥高效、耐高温、生态适应性广、繁殖制种产量高的特性,在东南亚、南亚、非洲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表现突出,推广势头良好。多年来,红莲型杂交水稻种子出口量一直名列全国第一。

  “去年,罗田县实施‘教授回乡’引智计划,家乡三次来校动员我带着朱院士的科学精神和科研成果参与家乡的乡村振兴行动。亲情难却,我带着国家科协扶持项目——武汉大学(中国)·旁遮普大学(巴基斯坦)红莲型杂交水稻联合研究中心试验基地回到河铺镇,开始打造种业生产基地。”朱仁山坦言道,真正吸引他回乡的原因一是优良的政策环境,罗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种子基地建设;二是自然的生态环境,罗田山区封闭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母本父本花粉的传授,极大地提高种子的纯度。

  朱仁山教授的设想是,依托罗田基地,汇集品种、农机、农技、人工智能、大数据、5G、遥感等技术,突破种源“卡脖子”难点,将基地建设成为适宜全程机械化、智能化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的样板工程。

  在罗田县委县政府和省农业农村厅、省科技厅、省外办和省科协、武汉市科协等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中巴红莲型杂交水稻联合研究中心试验基地在完成土地流转、基础设施改造和总体规划后正式落户河铺镇,首期建设面积1200亩。今年6月15日,第一批秧苗开始插种。一畈水稻经过雨季低温的考验,长势喜人。预付亩产量将高出平均水平10%左右。

  据悉,“红莲型杂交水稻国际合作发展论坛”由武汉大学主办,罗田县、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中巴红莲型杂交水稻联合研究中心承办。

  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国家的代表通过视频,向大会展示了红莲型杂交水稻在当地的示范推广情况。

  目前,湖北种子集团、丰乐种业、华泰种业、国宝桥米、庆发禾盛等企业与基地建立了种子研发合作。朱仁山教授表示,基地将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把罗田县打造成为国家级红莲型杂交水稻种子“芯片”基地和湖北“种子之乡”。

(编辑:丁喆)
关键词:罗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