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 > 正文

借用AI技术如虎添翼 老电影迎来“第二春”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10日 08:56 来源:楚天都市报

  “修旧如旧”还原原貌 借用AI技术如虎添翼

  修复师妙手再造光影 老电影迎来“第二春”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首席记者 戎钰

  11月5日,问世于1983年的国产经典动画电影《天书奇谭》重新上映,为观众带来画质、音效全面升级的4K修复版。这也是继《上甘岭》《永不消逝的电波》后又一部重映的老电影。

  随着中国电影修复技术的日益提升,未来还会有越来越多的老电影披上新衣与新一代观众见面。而为它们带来“第二春”的,便是那些神乎其技的电影修复师。

  最高级的修复是“修旧如旧”

  “胶片是有寿命的,我们的工作就像医生,哪部电影的胶片急需抢救我们就最先修那一部。”中国电影资料馆修复师王峥在接受极目新闻记者专访时,如是总结自己的工作性质。

  胶片为什么需要医生?因为作为一种最传统的影像储存载体,胶片的保存周期有限,一旦年代久远,这些胶片就会被灰尘、霉斑、划痕等问题困扰,无缘再见大银幕。

  为了让那些曾感动几代人的老电影重现生命力,我国于2006年起实施“电影档案影片数字化修复工程”,要将中国4万部老电影的胶片做数字化修复、存档,中国电影资料馆在其中承担了大量的修复工作。

  据王峥介绍,电影修复工作涉及物理修复、数字修复和艺术修复三大步骤。首先要对老电影胶片进行修补,比如去灰尘、去霉斑等;其次要进行画面扫描、声音画面修复,而最难的一点就是艺术修复,因为要“修旧如旧”,让老电影“看着新实则旧”。

  比如在修复《永不消逝的电波》,尤其是在将黑白影像转变成彩色时,王峥和同事们就对电影中的大量细节进行了科学考究。“上色不是单纯为上色而上,而是为了真实还原历史而上色,让观众可以通过色彩去感受那个时代的英雄,也是通过全新的方式吸引年轻观众观看中国的经典影片。”

  王峥还记得,《永不消逝的电波》当年拍摄时使用的很多场景至今依然存在,他就和同事去现场探访,确保真实还原历史原貌,“甚至是电影中出现的一本《红楼梦》、一件旗袍、一件军装,我们都找到了相应的专家帮我们解答。”

  中国电影修复实力有点强

  身为一名80后,王峥的童年记忆里藏着大量经典老电影,这些电影伴随他成长,也给他留下无数美好回忆。在他看来,“美好的画面都是需要技术依托的”,所以计算机系毕业的他将自己的专业和爱好相结合,一心扑在了电影修复事业上。

  据王峥介绍,中国的电影修复水平目前在全世界处于第一梯队,也拥有大量自主研发的高科技手段。“比如我们自主开发的一套人机交互式的AI上色系统,是我们针对神经网络上色技术进行了再度优化,主要是可以通过一个画面,我们叫关键帧,让AI技术完成一个镜头的上色,这样就减少了很大一部分工作量。”

  据悉,好莱坞著名导演彼得·杰克逊几年前带队将“一战”题材黑白纪录片《他们已不再变老》修复为彩色版,耗时约为3年。但中国电影修复师在使用了最新AI技术后,只用了7个月便完成了《永不消逝的电波》的修复工作。

  王峥告诉记者,目前全国大约有500多人从事电影修复师这项特殊的职业,这几年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报考相关专业,致力于让那些沉睡于时光里的老电影“永生”。

(编辑:裴春梅)
关键词:老电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