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荆楚各地
科技力量成为枣阳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的发力点”
中新网湖北
2022年04月14日 17:45
2022年04月14日 17:45 来源:中新网湖北
分享到:
枣阳航天润滑油公司研发的车船用节能环保润滑油拥有行业唯一国家发明专利,填补了我国在节能环保润滑油领域的空白。李晓军摄

  中新网湖北新闻4月14日电  (李晓军 郭振兴)“这是我们公司研制的高铁闸片,目前已经送检,正待上车试用,这将为解决我国高铁整车制造的一个‘卡脖子’问题提供我们的方案。”

  4月14日,在全国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湖北飞龙摩擦材料公司样品展示区,公司总经理范良辉拿起几片金黄色的闸片说:“自2020以来,公司投入5000余万元用于设备更新和技改。通过技改,产能提高了30%以上。目前,公司正利用自身在行业中的研发能力、高铁闸片配方和生产技术优势,全力推进高铁闸片研发生产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4.5亿元,建成后可达到年产高铁粉末冶金刹车片100万片的规模,总产值预计可达30亿元。”

枣阳丝源棉纺公司多年来持续不断的智能化技术改造,从“人员密集型”纺织企业向“智能密集型”转变,极大地降低了人力成本,产能效率得到显著提高。李晓军摄
枣阳丝源棉纺公司多年来持续不断的智能化技术改造,从“人员密集型”纺织企业向“智能密集型”转变,极大地降低了人力成本,产能效率得到显著提高。李晓军摄

  近年来,枣阳市大力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全市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显著提升,为加快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2021年,全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0家,总数达到89家,同比增长39%;科技型中小企业登记入库144家,同比增长140%。飞龙摩擦获评全国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米朗科技等13家企业荣获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隆胜四海、双登润阳、三三电气、三杰集团等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枣阳市先后获得“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单位、“襄阳市高新技术企业”先进单位,再次入选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

  枣阳市第九次党代会作出了“打造科技创新强市”的重大决策部署,襄阳市委常委、枣阳市委书记孟艳清表示,按照这一部署,枣阳市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主动融入全省“51020”和襄阳市“135”现代产业体系,围绕打造“7+6+2”集群式产业生态,以创新促转型,以转型促发展,推动优势产业迈向产业链中高端,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湖北港利公司致力于打造“襄十随神”先进制造产业标杆企业,成功招引上游废铜收购冶炼及铜棒厂、下游空调保温材料及整机制造厂落户枣阳,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实现集聚发展。
湖北港利公司致力于打造“襄十随神”先进制造产业标杆企业,成功招引上游废铜收购冶炼及铜棒厂、下游空调保温材料及整机制造厂落户枣阳,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实现集聚发展。

  围绕“争创国家级创新型县市”目标,今年,枣阳深化与襄阳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一核三城”主平台创新联动,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枣阳市政府与湖北工业大学就七大产业链科研技术支持工作签订合作协议,加速推进平台共建、人才共育、项目共研、成果就地转化,全力打造科技创新、产学研合作和成果转化示范平台。

  “近两年全市累计获批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4家、市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19家,隆胜四海、欧阳华俊等20余家企业与高校建立了产学研联系,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比重达38.2%。”枣阳市科技经信局局长唐齐全介绍,下一步枣阳科技经信部门将全力支持华中科技大学米朗传感器研究分院升级发展,引领带动传感器细分领域提档升级,形成规模效应;推动现有15家襄阳市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加快平台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积极创建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

  据悉,为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枣阳市委组织部门和市人社局努力搭建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加快构建以“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科技创新孵化器为载体,全社会企业、机构和人才积极参与的“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启动“白水龙腾”人才工程,采取聘用、兼职、挂职、人才租赁、科研与技术合作等方式,柔性引进“高精尖缺”人才,努力把枣阳打造成创新蓝海、创业沃土、创客乐园,为枣阳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全方位支撑。(完)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