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荆楚各地
三峡库区秭归县:全力守护“一江碧水 两岸青山”
中新网湖北
2022年05月12日 09:52
2022年05月12日 09:52 来源:中新网湖北
分享到:

  中新网湖北新闻5月12日电 (廖厚坤 郑明)《长江保护法》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以来,湖北省秭归县全面打响青山、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坚决扛稳守好三峡库区生态屏障的政治责任,把生态环境保护和长江生态修复摆在压倒性位置,全力推动长江大保护和绿色高质量发展。

  管护青山,万顷林海成屏障

  “近期雨水较少,气候干燥,极有可能发生森林火灾,我们时刻不能放松……”2022年4月,九畹溪镇仙女村“林长”兰兴发边巡林边提醒当地村民。

  去年4月,秭归县全面启动林长制工作,由县委书记任第一“总林长”的914名“林长”正式上岗,自此秭归形成了县领导带头、多部门齐抓共管的森林管护大格局。“林长制”实施一年来,县、乡、村三级“林长”共巡林2万多次。

  推进林长制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只是全县大力推进长江两岸生态敏感脆弱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一个缩影。

  为统筹推进长江两岸生态修复,秭归启动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推进三峡库区消落带治理、矿山生态修复、退耕还林、长江两岸造林绿化、“秀美家园·增绿添彩”等一系列复绿工程。如今该县森林覆盖率达77.57%;森林蓄积量达1014.59万立方米。

  呵护碧水,一江清水向东流

  “接收的生活污水和油污水交付到我们趸船上面,我们通过管道运输到曲溪污水厂进行处理,全过程这些污水和油污水不会流入到长江里面。”2022年4月20日,清漂船驾驶员周翰正在宜昌市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秭归服务区内回收船舶污水。

  船舶污染物的接收、转运、处置等因涉及的监管部门多,一直存在“监管不连续、信息不互通、处置不覆盖”等问题,极易造成环境二次污染。长江保护法实施以后,秭归县有效运用智慧管理系统,通过多部门联合监管实现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各环节的无缝衔接和全过程信息化监管。目前,全县共有10家企业、21艘船舶从事船舶污染物的接收工作。2021年以来,累计接收转运及处置船舶含油污水2296吨、生活污水79821吨、生活垃圾1379吨、废油123吨。                             

  “这个时候测的PH是8.24,溶解氧是10.44,这个水质达到三类水体标准。”4月20日,宜昌市生态环境局秭归县分局污染防治股股长介绍。长江保护法实施以来,秭归县成立专班组织专人开展入河排污口溯源工作,对全县144个排污口进行分类,制定分类整治工作方案、溯源整治攻坚行动方案。                                   

  一年来,秭归关停取缔非法码头16个、采砂厂20家、小水电站3座,80余座水电站安装生态流量泄放监控。如今,船行江中,水质清澈,碧波荡漾,再也不见漂浮的油污与随手丢弃的生活垃圾;船靠码头,港湾宁静,空气清新,再也不见浓浓的黑烟和刺耳的声音。

  守护净土,千里沃野展新姿

  “现在做饭可以用沼气,也不用烧柴 ,把我们的青山都保管好了。沼液接到田里是最好的有机肥料,减少了农药化肥的使用。”茅坪镇陈家坝村村民许军种有茶园6亩,养殖生猪300多头。养殖生猪所产生的大量粪污曾对其居住环境造成了极大影响。近年来,得益于秭归县推进的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工程项目支持,许军建了化粪池和田间沼液存储池,通过运行“猪-沼-茶”模式,养殖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是长江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秭归大力推行配方施肥技术、绿色防控技术,全县测土配方技术覆盖率达到95.2%,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30%,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大力推广养殖标准化建设,全县推行“猪—沼—果”“猪—沼—粮”等有机化养殖、种植循环模式2万多户。

  开展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整治行动,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三年行动计划,推进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大江奔涌去,青山相对开。而今,秭归长江两岸,目光所及处处都是美景,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通道正在形成,27.86万亩生态柑橘园、8万亩生态茶园、13万亩蔬菜基地,成为30万库区农民的“幸福不动产、绿色提款机”。生活在长江两岸的人们在青山绿水中有了更强的获得感、认同感和幸福感,长江沿线的生态之美成为秭归的幸福之源!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