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荆楚各地
湖北省谷城县探索乡村振兴特色模式观察
中新网湖北
2022年05月12日 10:19
2022年05月12日 10:19 来源:中新网湖北
分享到:

  中新网湖北新闻5月12日电 (阮班明 童光辉)“人人都说家乡好,天天踏雾看日出。东边桂花香四溢,西边茶芽嫩又绿。刷黑道路连门口,别墅住着乐呵呵。”家在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紫金镇官坊村庙凹山坡上的老人任积富,借着陈词自编的顺口溜,一天到晚念叨着。

  你莫说,昨日来到这大山深处一看,还真是那么回事。曾经几乎被人们遗忘的高山偏僻之地,如今在乡贤人士倾心帮扶下,刷黑了村路,发展了茶园,盖起了别墅,把整个一座山打造成了生态公园,生活在这里,咋叫人不美滋滋呢。

  乡村振兴振兴的是乡村,满足的是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安康富裕,需要因地制宜,务实用劲,扑下身子去干。

  谷城,地处鄂西北山区,“八山半水分半田”是其真实写照。在甩掉省级贫困县的帽子后,新一届县委、县政府深感接续全面振兴乡村的重任在肩。他们立足美丽乡村建设和脱贫攻坚打下的牢固根基,以“绿水青山保护好、人居环境改善好、富民产业培育好、乡风文化挖掘好、百姓日子过更好”的“五好”目标为导向,发力向前奔,启航新征程,奋进再跨越,一步步、快节奏让广袤大地变成了人们幸福的家园。

  “我们着力探索具有山区特色的乡村振兴全新模式,重点在生态产业、品牌带动、文旅融合、能人返乡等领域闯出一条新路子,让接地气的振兴活因子四处迸发,成为实现‘绿色崛起、百强进位’的强大引擎。”谷城县委书记黄克立说。

  借势发力 5000万撬动5个亿

  初夏的茶旅小镇五山,绿意盎然,茶香四溢,农户在垄埂间自由穿梭,一筐筐鲜叶就是实实在在的收入。

  因势利导,谋定快动。

  曾经贫困落后的堰河村依托茶叶脱贫致富,顺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村、富裕村,集体收入突破亿元,人均收入达3.5万元,被评为全国文明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最佳宜居村。

  在堰河村带动下,五山镇的下七坪、田家河等村慢慢发展起来。如今,这里因茶而兴,成为湖北省确定的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片,正按乡村振兴全要素建设标准,集中在黄山垭、四棵树、杨家老湾等7个村连片开发85个项目,借势再谱新篇、走在前列。

  “我们借国家扶持的5000多万示范建设资金,撬动吸引了各方5个亿的资金投入。”五山镇党委书记郭芬说,通过由点到线,由线成片,由片及面的示范打造,最终把整个五山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振兴样板。

  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人人有钱挣。如今的五山镇,5万亩茶叶产业布局每个村、每面山,乡村旅游遍地开花,刷黑公路通村达组,花园式农家比比皆是,全域呈现出茶旅产业交汇对接、人与自然高度融合的振兴画面。

  比五山海拔还高的紫金镇,借外扶和内生两个动力,大手笔勾画“山水图腾”,以生态茶产业为依托,以文旅资源为纽带,点、线、面结合,让乡村振兴刻印大山区、展示出新魅力。

  孙家沟村的蓝溪茶出口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年产值5000余万元,带动300多农户家门口就业,户均增收2万元左右。

  “我原本是个零工,一步一步成为车间生产主管,年薪6万元,全靠蓝溪茶。”村民胡忠华过上了小康生活。

  官坊村充分利用老三线军产房,走军民融合发展之路,在外出成功人士的支持下,整合资金4500余万元,全新建设独具军旅特色的生态康养区。

  “我们就是要不遗余力地擦亮最美茶旅小镇、最干净的山区乡镇、最宜人的康养小镇三张特色名片,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紫金镇党委书记安少兵说。

  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石花镇五家洲村,在乡村振兴中不断探索基层社会治理的“三治”融合之道,实现了村美人和。

  创新模式 同频共振音律强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谷城县重中之重把产业兴旺作为首要任务,瞄准资源特色优势、品牌人才优势,积极探索出“生态经济型、文旅融合型、品牌带动型、龙头引领型、能人兴业型”等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径,毫不松懈的筑牢振兴之基。

  该县以打造“农业特县”为目标,做大做强茶叶、食用菌、油茶、优质粮、畜牧水产养殖、中药材等6条特色农业产业链,全域构建生态产业型乡村振兴新模式。

  全县16万余亩生态有机茶园生产管理日臻现代化,年产茶叶8000余吨,综合产值超过20亿元;食用菌产业正在补齐代料、草茹两个链条短板,年产量6000万棒;绿尚农林品牌创始人谢辉入选第三批全国林草乡土专家,发展中药材基地2000多亩,辐射带动7个乡镇50多个村种植中药材近20000亩。

  打响“农业电商博览会”品牌,广泛开展“一镇一品一代言人”选拔活动,构建品牌带动型乡村振兴新模式。县城及10个乡镇每月轮流举办一场“五谷深情·味在谷城”农产品电商博览会,目前已举办4场,线下销售农特产品3000多万元,线上销售额突破1.2亿元。

  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汉家刘氏茶业利用产业集聚、要素齐全、融合度高、辐射力强的大企资源,将所在地紫金镇花园村扶持建成全国表彰命名的亿元村;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玉皇剑茶业彰显实力,把下七坪村、田河村带成了农旅融合型振兴样板。

  农旅融合,美丽乡村休闲游已成为新的振兴落地模式。南河镇依托“小三峡”景区建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堰河村成功升级为国家4A级景区,带动黄山垭红色游、班河生态游蓬勃发展;石花白酒生态庄园让周边的熊家岗村火起来,游客络绎不绝。

  目前,谷城正深入挖掘茶旅文化、红色文化、三线文化、非遗文化、农耕文化等资源,加快建设茶旅小镇、航空小镇、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等特色文旅项目,培育发展生态康养、创意农业、农村电商和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翅膀。

  回归一人、振兴一片、带福一方。大力实施“回乡兴业”能人带动型乡村振兴新模式,培育建设100个主导产业突出的专业村。五山镇杨家老湾村外出人士杨书成,在家门口创办“裕满春”茶企,打响“裕满春”品牌,年实现综合产值上千万元,常年吸纳300多人就业,户均增收1万多元;冷集镇乡贤投巨资打造百花岛旅游区,盘活一方山水;盛康镇能人成立专业合作社,兴建“稻下小镇”,年均接待游客百万人次。

  机制驱动,激发振兴活因子

  “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努力,而是努力了才有希望。”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外因是东风,内因是关键。

  目前,谷城已筑起县、镇、村“三级书记”带头抓,驻村工作队、县直各部门、乡镇村干部倾心抓,企业群体、社会人士、乡贤能人协力建的大振兴格局。

  务实重行担责任。县委书记、县长任乡村振兴工作总指挥,把控全局,统筹各方。各级各单位结合实际,选出链长、片长、线长等,各负其责,让乡村振兴政策和举措落到实处,对执行不力的严格追责问责。

  担当有为抢争先。针对乡村振兴任务清单,县委、县政府在全县开展“双优赛”活动,对乡镇开发区实行“优胜赛”,在县直部门推行“五个一创优奖”,树立慢进则退思想,营造比学赶超氛围。各乡镇根据块头大小,三个一组分设不同赛区。4月底,全县进行一季度乡村振兴项目拉练,现场打分比拼,城关镇、五山镇、茨河镇分别获得一二三名。体现乡风文明的殡葬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堰河创成国家4A级景区实现零突破、全省生态文明示范县落户。县委对“双优赛”中涌现出的实干优秀干部优先提拔重用,树为榜样,广泛宣传。

  克难攻坚重落实。谷城县委、县政府以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连续开展4场专项“百日会战”活动,倒逼难点工作推进落实提速度,让城乡环境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振兴的强音律动山乡。县交通部门争取投资2.5亿元兴建和改扩建农村公路;班河大峡谷、南河风景区、薤山度假区、汉江春韵文创园等一批文旅景区景点正如火如荼创建国家4A级景区;吉利谷城“硅谷”一期2000吨项目顺利投产,10000吨、4万吨多晶硅建设加速……

  振兴的动能呈现亮色,如今的谷城,山青水绿,百业俱兴。汉家刘氏茶园景区—玉皇剑茶博园—堰河乡村旅游区这条“茶香之旅”成为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庙滩镇黄畈村农家书屋(劝学图书馆)创办人叶华程被授予全国乡村振兴十大阅读推广人称号;黄山垭村、石井冲村分别被确定为省、市红色美丽试点村;老君山村成为湖北省旅游名村;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三百”工程,经验被中央组织部推介,被列为全省创新案例。

  “振兴乡村时不我待,乡村振兴利好无比。现代服务业构成的生活圈、现代工业和农业构成的生产圈、环境保护和康养旅游构成的生态圈正在我县形成,”谷城县长涂世平高兴地说。(完)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