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荆楚各地
谷城党建引领乡村治理 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中新网湖北
2022年07月19日 17:27
2022年07月19日 17:27 来源:中新网湖北
分享到:

  中新网湖北新闻7月19日电 (阮班明 谢伟 童光辉)日前,湖北省确定了13个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试点县(市、区),谷城入围。7月11日,该县召开试点工作动员会,印发《谷城县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工作方案》,提出全力以赴办出特色、创出影响,为全省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谷城样板”。

  整体发力,推动治理力量协同化

  县委定期专题研究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工作,每季度召开乡镇党委书记例会,定期组织村党组织书记座谈交流、现场观摩。推行县“四大家”领导班子成员“六联一包”(联系乡镇、联系项目、联系企业、联系村、联系社区、联系人才和包信访案件化解)、县直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一责三包”(履行部门职责、包村、包社区、包企业)机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明确党委部门、涉农部门、政法部门、经济和社会发展部门在乡村治理工作中的职责任务,实行“重用一批干部、树立一批榜样、宣传一批典型、总结一批经验、建立一套机制”措施,重心下移、资源下倾、职能下沉。

  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特别是党委书记,推动乡镇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大力推行“巡访问事”制度。把12个乡镇(开发区)划分为5个赛区结对竞赛,定期晾晒评比,在赛区内奖先策后。

  常态化整顿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培育基层党建示范村(社区)50个。12个乡镇(开发区)至少各创建1个重点示范村,与堰河村形成竞争态势。实施村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能力培训计划,选树一批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支书。坚持和完善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制度,健全人选备案、教育培训、管理考核、激励保障等机制。建立派出单位与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所在村帮扶责任捆绑机制,推动派出单位资源力量下沉,支持乡村发展。办好“神农英雄会”,开展“奇迹是怎么创造的”大讨论活动。深化“三安行动”,实施党员创业致富计划、“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百名优秀年轻支部书记人选储备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七个一百”工程等,加强新乡贤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村级小微权力监督制度,制定权力清单,规范村级小微权力运行。

  上下联动,推动治理机制融合化

  把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作为县乡村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承诺、领办项目和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每年领办1-2个党建引领乡村治理项目,一月一督办、一季一观摩,年底联述联评联考。

  高标准建设县乡综治中心,整合多方力量入驻,实现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调衔接”,打造全省领先的一站式多元纠纷化解平台,推动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四位一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矛盾纠纷调处、公共法律服务、应急指挥)运行。创建全国法治建设先进县,创建一批法治示范乡镇、一批民主法治示范村。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推行“一村一警(辅警)一法律顾问”常态化。

  从推动群众志愿参与治理入手,小口切入,搭建自治、法治、德治落实路径,有效推动“三治”融合。划小治理单元,织密组织体系,以村(社区)为单位,按照随湾就片原则,每百户左右划为1个小网格,明确1名党员中心户为“网格长”,联户包保1个小网格,推动农村网格化管理。在村(社区)建设以雪亮工程、视频监控为依托的电子岗,以巡逻联防队为主体的流动岗,以单位(小区)门卫室、治安岗亭、农村中心户为基础的固定岗,形成由包片民警指导,村(社区)辅警和治保会组织协调,电子岗、流动岗、固定岗互补的联勤联防机制,努力实现“百米见警”。搭建积分兑换爱心超市平台,对热心参与村级事务、公共服务、公益事业的实行即时计分,并根据分值给予相应奖励。

  推动县直机关事业单位及党员干部,认领群众、企业等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县直单位聚焦“五县”建设,改作风、优环境、强服务,助力乡村建设。推进党建带群建,探索强村带弱村、中心村带周边村、村与村党组织建立联合党委等做法,抱团发展。探索“村党组织+龙头企业党组织”共建模式,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产业体系构建、农业基础稳固上履行社会责任。

  因地施策,推动治理模式多样化

  立足群众现实需求,以有效服务、针对性服务得民心,引导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以实用够用耐用为原则,强化村级组织服务功能,推进党务、村务、医务、警务、服务“五务合一”。利用县乡单位闲置房屋,整合多方资源,统筹布点建设“红色驿站”。针对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实际需求,由村(社区)党组织牵头,采取集中经营型、分散互助型等方式,创办“爱心食堂”,解决“一老一小”就餐难问题;建设“爱心作坊”,让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就业;筹办“爱心教室”,组建帮教志愿服务队,服务留守儿童。坚持需求导向,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乐养、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作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发挥劝学图书馆这个全国示范农家书屋的作用,打造一批村民家门口的“农耕书屋”。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茶旅文化、三线文化、非遗文化、农耕文化,弘扬和传承优秀文化。组建乡贤说事评理团,化解乡村矛盾纠纷。

  围绕全县6条农业产业链,统筹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切实推动党建赋能延链补链强链促发展。推广“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特色农产品品牌。推动茶旅小镇、蜜旅小镇、电商小镇、鲟游小镇等特色乡镇建设,差异化发展。每月在乡镇(开发区)轮流举办“五谷深情·味在谷城”农旅博览会,实现“乡村有人气、产品有销路”目标。培育一批年收入超过30万元的集体经济富裕村,探索村党组织领导的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的新型集体经济发展路径,鼓励农村党员创办领办专业合作社,建立带动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利益联结机制。

  创新赋能,推动治理手段智能化

  立足农村党员大量外出务工经商的实际,依托网络直播、视频会议等新技术,组织流动党员网络参会、网络参学、网络述职。运用“网上发布、网上认领、网上考核”新技术,有效组织党员“双报到”,引导群众积极参与。

  按照“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城”目标,成立12个乡镇(开发区)城镇运行管理中心,统筹整合执法、城管、服务各类处置力量以及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两委”干部、网格员等,构建“社会群众上报、专业巡查报告、感知设备预警、网络渠道转入”的全渠道监测治理体系,高效处置一件事。

  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实现政务服务一张网全覆盖。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在村(社区)“网上办、就近办、掌上办、帮代办、即时办”,让群众最多跑一次。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