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科教文体
襄阳襄州一中:立德树人守初心 铸魂育人结硕果
中新网湖北
2022年07月23日 09:34
2022年07月23日 09:34 来源:中新网湖北
分享到:
襄州一中

  襄州一中始创1952年,是湖北省首批建设完成的108所重点高中之一。近年来,该校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坚持立德树人,大力推行高考目标、教学管理、学科备考“三年一贯制”,采用新高考目标体系,不断推行新高考改革落实、落地,迎来新一轮大发展。

  在2022年高考中,全校486人通过本科特殊类分数线,本科过线人数1369人,其中10个班级过线20人以上,创新高考以来历史新高。超额完成市教育局2022年划定指标任务,完成率183%,位居县市区高中榜首。应届毕业生陈泓文以总分621分,夺取襄阳各县市区历史方向第一名。

  鼓励多干实干:推行教学管理目标量化浮动绩效考核

  从2018年起,襄州一中在全校范围推行教育教学管理目标量化浮动绩效考核制,此举有力推动襄州一中教育工作全面升级。

襄州一中党委书记、校长李兆丰在2022年高考百日誓师大会上作动员讲话
襄州一中党委书记、校长李兆丰在2022年高考百日誓师大会上作动员讲话

  “我们决意打破教师绩效考核中的平均主义,以实实在在的奖励,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促使他们改进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襄州一中党委书记、校长李兆丰介绍。

  为全面落实该考核机制,襄州一中制定了班主任、备课组长岗位绩效考核方案、教师质量奖发放方案和科室奖励性绩效考核方案,细化每一名教师和后勤科室人员的绩效考核办法,依据考核分数的高低给予相应奖惩。

  据了解,襄州一中教职工绩效工资包括基础性绩效和奖励性绩效两项内容。基础绩效足额发放,每个教职工的奖励性绩效中,则会抽取2000元,与学校出资的2000元共同组成奖励基金。

  “针对后勤科室人员和教师,我们分别执行不同的考核办法。”李兆丰介绍,后勤人员主要考核上岗时长及服务质量,教师队伍主要以教学目标完成情况为计分标准。每个学期末,学校会根据所有后勤职工积分之和,计算分值,发放奖金。同时,积分也是学校评选表模、岗位晋级的重要参考。

  据了解,在量化绩效考核实施之前,学校存在布置的任务没人干,部分教师“不想代课”“不想多代课”“不想当班主任”的情况。“现在这种情况已经没有了,在真刀真枪的考核机制激励下,后勤人员踊跃报名参加各项任务,教师们的积极性也空前提高。”李兆丰用详实的数字向记者阐明考核办法实施之后带来的成效,“之前一个年级就需要120多名教师,工作积极性提高之后,现在只需要90多个老师就能很好完成教学任务。”

  依据多劳多得、优劳优得、体现效率与公平的原则,该校制定了2022届高考目标,设置了高考质量奖,学校最高划拨260万元奖金,按照高三年级质量奖方案中既定的公式计算出每个人的质量奖,并以此为标准,奖励高三年级优秀教师、优秀备课组、突出贡献教师等。

  “我们鼓励教师多代课、代好课,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李兆丰表示,量化浮动绩效考核机制建立在合理政策基础上,讲究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原则,着重体现效率与公平,教师们的工作成绩得到应有的肯定,从而激发他们自觉树立强烈的责任感,推动高三备考工作扎实、有效进行并最终取得优异成绩。

  坚持立德树人:实施“小五爱”落实“大五爱”

  如今,走进襄州一中,看到的是一派和谐、充满青春活力的场景,感受到的是浓厚的向上气息。整洁美丽的校园内,三五成群的学生谈笑着走过,遇到老师会鞠躬问好……

举办“变废为宝造花灯 欢乐猜谜闹元宵”活动 襄州一中供图
举办“变废为宝造花灯 欢乐猜谜闹元宵”活动 襄州一中供图

  在国家提倡的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大五爱”基础上,结合襄州一中学生实际情况,2018年9月,学校党委提出培养学生“小五爱”品质:爱自己、爱父母、爱老师、爱班级、爱一中,以“小五爱”为抓手,计划三年的德育工作,开展各项德育活动。

  李兆丰介绍,“爱自己”着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心理状态;“爱父母”是要让学生了解父母的艰辛,懂得“百善孝为先”的道理;“爱老师”时要让学生自觉遵循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爱班级”旨在推动学生之间互帮互组,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爱一中”是要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把学校看做是自己走向成功的摇篮,努力学习,奋发图强。

  今年新学期伊始,襄州一中各个班级按照学期德育计划,统一召开“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内容包括防范电信诈骗、维护国家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们合作收集资料,制作PPT在班会上演示,通过亲身参与,接受了一次心灵洗礼。

  “在襄州一中这两年,我参加了很多学校举办的活动,既有趣也很有教育意义,从中得到了很多启发。”该校高二学生张思聪说。

  2月15日,正值元宵佳节,襄州一中教学楼门前挂起一排排造型各异的花灯,100余条关于历史文化及奥运知识的灯谜悬挂在花灯下面。据介绍,这些花灯都是学生利用废弃红包、布料、树叶、塑料盒等制作而成,有虎年大吉灯笼、冬奥会吉祥物形状灯笼、诸葛亮灯笼等,各种灯谜底也都是学生自己所思所想,且与平常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

  除花灯之外,当天襄州一中还准备了糯米面和白糖,让学生体验做汤圆的乐趣。吃着自己新手做的元宵,同学们个个脸上乐开了花

  李兆丰表示,学校始终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坚持以传统节日作为载体,精心开展各种文体活动,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手有所动、脑有所想、心有所依,深切领略中华文明的不朽魅力,深入贯彻落实文化自信。

  强化家校共育:为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2021年11月8日,包括襄州一中在内的湖北六所高中,组织开展鄂北六校高三年级联考。

襄州一中

  开考第一天中午,襄州一中副校长刘洪波来到学校食堂与监考家长一同为学生陪餐。其间,刘洪波和家长们一起深入学生中间,询问学生对食堂饭菜质量和价格的看法和要求,并叮嘱学生合理饮食,健康备考。

  邀请学生家长参与考试监考、共同监督食堂工作,是襄州一中“家校共育”举措的一项内容。

  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密切相关,是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的主体之一,是整个教育工程重要的组成部分。

  “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能够为学生成长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同时通过参与学校活动,家长可以真实了解学生们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状态,进而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关注教育,以达到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环境。”李兆丰介绍,襄州一中将“家校共育”的具体形式归纳为四项内容,即家长与学生“同听一堂课”“同进一次餐”“同谈一次心”“同批一次作业”,让家长实实在在地了解学生情况和学校教育方式。

  为保证“家校共育”平稳有序开展,襄州一中在每个年级成立家长委员会。通过家长自愿报名、互相推荐和班主任推荐三种形式,每个班级成立班级家委会,每个班的家委会主任组成年级家委会,每个年级的家委会成员中选出一名会长,负责家校活动和家长之间的联络与组织,两名副会长负责协助做好家长间的联系与沟通,所有家委会成员可以在学校特色发展、课业负担、教辅资料征订、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为学校献言献策。

  李兆丰认为,家庭是孩子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生的教师。“提高家长的素质,是人才培养的首要环节和基础。”

  为帮助家长成长,襄州一中特别成立了“家长学校”,通过聘请家庭教育经验丰富的老师,开设面授课和专题讲座,向家长们宣传家教知识。根据问卷调查显示,有98.6℅的家长积极参加或者愿意参加学习,有96.4℅的家长购买教材,有99.3℅的家长通过学习得到了很大的收获。

  “通过上课才知道,原来孩子的学习不只是孩子和学校的事情,家长也担负着非常重要的责任。”一名家长在学习家教知识后表示,只有自身素质提高了,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才能教育出一个合格的小公民。(张慧贤 刘杨 刘爱国)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