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经济新闻
武汉地铁前川线一期全线“电通”
中新网湖北
2022年08月01日 12:34
2022年08月01日 12:34 来源:中新网湖北
分享到:

  中新网湖北新闻8月1日电  (曾斯 袁永华  潘星)7月31日,武汉地铁前川线一期全线接触轨受电试验一次成功,标志着该线供电系统设备全部成功受电,为全线“带电”施工提供了强有力的电源保证。这也意味着前川线一期距离通车目标又进了一大步。

  前川线一期工程供电系统共包含8座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1座降压变电所以及3座跟随降压变电所;共计安装电气设备786台,敷设高压电缆140公里。

  供电系统被誉为地铁“心脏”,为地铁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动力支撑和能源供给,由国家电网的220千伏变电站,通过降压至110千伏将电源输送到地铁主变电所,再由地铁主变电所降压至35千伏传送到全线各车站变电所,然后由各车站变电所为车站动力照明、通信信号及区间设备供电,并为轨道车辆运行提供动力保障。

直流1500∨接触轨送电。(袁永华摄)
直流1500∨接触轨送电。(袁永华摄)

  以国优标准精细化施工

  项目部按照国优标准精细化施工,创新性取得基础接地线固定、电缆孔底板固定、伸缩处遮阳罩安装、接触轨底座安装方式调整等工艺质量提升成果7项。

  首次在高架段桥梁伸缩缝处采用遮阳罩伸缩节安装,减少热胀冷缩造成的遮阳罩变形,增大了电缆运行的安全性及稳定性;首次在地下全区接触轨底座采用螺母调节高度,保证了底座安装的水平度及调节间隙值,增强接触轨安装精度。同时,运用BIM建模技术,将每道工序详细的施工标准数字化、图片化,形象直观地对现场施工工艺进行指导和规范,确保做到一次成型,一次成优。

  为了便于开通运营的后期维护检修,项目部对二次电缆采用绝缘板加锁母的“一孔一缆”工艺,电缆头高度统一,标识清晰;一次电缆采用定模封堵法将电缆进出设备的周围严密封堵,按照电缆属性及相序加装相色管进行区分,视觉效果明显,每根电缆用途一目了然,检修时无需反复识别。

  90个天窗点啃下"硬骨头"

模拟送电操作。(袁永华摄)
模拟送电操作。(袁永华摄)

  前川线一期设有两处既有线接驳施工,分别从建成的2号线宋家岗主所、7号线园博园北站引入电源。接驳施工需要2号线、7号线当天运营收班并在区间停止供电后,施工人员利用凌晨零时至凌晨3点30分进行。

  中铁武汉电气化局施工负责人叶念介绍,0点40分作业人员携带设备进入地下区间,而在此前的两小时之中,安全员对作业人员进行现场安全技术交底,备齐工具、器械。凌晨3点整,当天所有的既定任务必须完成;3点30分,清点人员、设备,结束施工。

  在历时3个月的天窗点施工中,项目部挂图作战,把日、周、月的重点工作进行细化分解,以日进度保周进度,以周进度保月进度,见缝插针,啃重点、突难点、拼节点。

  “电通”是地铁建设的重要里程碑节点,随着前川线一期工程全线被“点亮”,武汉地铁集团建设事业总部供电项目负责人孙梓博表示,工程所需用电从以往的临时用电转为正式用电,也意味着该线所有车站内的信号、动力照明、通风、给排水、电扶梯、自动售票机等设备系统将陆续进入受电调试、实现功能阶段。电通还将为地铁列车的冷滑、热滑、综合联调、试运行提供持续的电力支持。

  前川线一期从7号线园博园北站延伸,沿途经过马池站、汤云海站、巨龙大道站、腾龙大道站、天阳路站、临空北路站、横店站等7座车站。前川线是武汉重要的客运走廊之一,建成后,将对前川、横店、盘龙城片区居民的出行带来极大便利,将黄陂、盘龙城、东西湖片区连成一个整体,提升天河机场枢纽集散能力,助力武汉北部建设发展,对促进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