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8月9日电 (张芹 段宏杰 潘万齐)记者9日从中铁科工集团获悉,“湖北造”兴国号列车当日上午在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投入使用,标志着中国首条永磁磁浮轨道交通工程试验线正式竣工。作为一种新型轨道交通模式,永磁磁浮轨道交通将永磁悬浮技术应用于空轨车辆制造中,具有绿色、智能、安全、经济等显著特点。
该试验线全长800米,列车采用2辆编组,定编88人,设计最高运行速度每小时80公里。由江西理工大学、中铁六院、中国中铁工业等单位共同研发、设计、制造。
江西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杨斌介绍,江西理工大学联合中国中铁工业旗下中铁科工集团成功攻克了悬浮转向架结构、导向结构、直线电机牵引驱动、基础制动等技术难题,世界上首次将永磁悬浮技术应用于空轨车辆制造中。
“兴国号”车辆总体设计体现出著名将军县的红色文化基因,被誉为“红轨”,列车头部两侧56颗五角星,代表着56位共和国的开国将军;熊熊燃烧的火炬代表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据悉,“红轨”涵盖了永磁材料、轨道交通、人工智能、无线通信、智能制造、电机驱动等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铁科工集团空轨事业部总经理徐国学介绍,从“空轨”到“红轨”,转向架由轮胎变成永磁铁,无需耗费电能,通过永磁特性即可实现车辆悬浮,零摩擦运行。为了解决列车行驶过程中永磁悬浮高度不断变化的关键难题,研发团队研制出可浮动偏心轴导向轮结构,让永磁悬浮空轨更安全、更智能。(完)
![]() |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