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8月31日电 (陈红革 陈天春) “现在政府出钱,对鱼塘进行改造,来水有了保障,尾水得到治理,我们养殖户都商量好了,明年要试养精品鱼,增加收入。”8月30日,在宋河镇舒关坝渔业场施工现场,挖掘机正在开沟,施工人员忙着埋设管道,渔民杨运才对明年的养殖前景信心满满。
![]() |
“用好水”是“养好鱼”的基础。站在自家的鱼池旁,该镇苍台村养殖户徐波喜上眉梢。他指着刚刚铺好的管道说,以前由于没有进水管,鱼塘补水主要靠养殖户用潜水泵从舒关坝下抽取,且常与农田灌溉“争水”;现在管道直接连通舒关坝,鱼塘要水,拧开塘边的水龙头即可。
家住舒家坡的丁明元也是一个养殖户。由于补水困难,他家的鱼塘常常“翻塘”,因此,渔业场的养殖户都不敢高密度投放鱼苗,更不敢投放高品质鱼苗。“效益不高,每年每亩的产出只有5000元左右,我们希望尽快铺设管道,引入清水,改变目前的养殖现状,增加收入。”丁明元说。
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时间活动中,得知养殖户增收致富、创造美好生活的心声后,该镇积极争取项目,筹措资金,精心打造舒关坝水产养殖示范区。项目负责人介绍说,建设内容包括在养殖基地添加尾水治理设施,改造尾水生态净化沟渠4000米,建设净化池塘一口;改造精养渔池416亩,道路配套建设1850米。
该镇负责人表示,此项目的实施能够提高水产养殖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将芭蕉寺高端水产养殖、高田生态鱼鳖养殖与徐桥稻虾连作基地连为一体,打造宋河特色水产养殖示范带,共同描绘乡村振兴美好蓝图。
据悉,舒关坝渔业场养殖总面积近500亩,目前可年产商品鱼350吨、甲鱼30吨,年产值450余万元,辐射带动周边四个村组85户农户发展水产养殖。(完)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