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经济新闻
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完成二期扩容 武汉集齐双算力中心
长江日报
2022年10月09日 09:50
2022年10月09日 09:50 来源:长江日报
分享到:

  超算中心建成具备投用条件 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完成二期扩容 武汉集齐双算力中心

  □ 长江日报记者李佳 通讯员李江 涂兴佩 黎小双 范开全

  10月7日,位于东湖高新区东湖科学城核心区韩杨路上的武汉超算中心一楼展厅、办公区域和二楼、三楼机房内,工程师们正在进行调试。该中心负责人罗庆介绍,经过短短6个月紧锣密鼓的建设,中心已基本建成,具备投用条件。这意味着,全国首个集人工智能和超算的多样化云服务化算力集群,已在汉建成。

  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中国计算机学会高性能计算专委会秘书长张云泉认为,在算力中每投入1元,带动3—4元经济产出,算力发展指数每提高1点,GDP增长约1293亿元。算力、算法和数据被喻为数字经济的“三驾马车”。

  而武汉不仅拥有了起步不凡的算力“生产力”,还具备“生产资料”及“生产关系”。算力对产业的撬动正在发力。

  ■ 武汉人工智能与算力融合发展

  武汉超算中心远观像一个巨型“CPU”,由湖北科投集团旗下光谷科学岛公司建设,一楼展厅采用全玻璃透明设计,地面使用环氧磨石,风格大气简约;二、三楼为机房区,采用LED动态显示屏,充分体现动态科技感;机房内比人还高一个头的液冷整机柜整齐排列。据了解,该中心已完成设备安装及管线联调。

  武汉超算中心规划设计算力为200P,首期算力将达到50P,按1P等于每秒1千万亿次的浮点运算,这相当于10万台高性能计算机的算力。

  长江日报记者看到,与超算中心相邻的就是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后者已完成二期扩容,算力达200P。前者主要为高科技领域和尖端技术研究提供高性能算力服务,大到航空航天飞行器的气动外形制造、深海石油勘探,微至药物靶点的寻找及研发,都有超算的身影,侧重科学研究领域,后者更贴近服务产业应用,例如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文档理解、知识图谱等。

  双中心并立,意味着武汉融合AI(人工智能)与HPC(高性能计算)两种算力资源,在东湖科学城建成全国首个集人工智能和超算的多样化云服务化算力集群、全国首个统筹科研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超算高质量发展示范高地,在技术先进性与服务便利性方面双双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

  ■ 掌握全球最前沿的人工智能多模态数据集

  “江城太素”在汉诞生

  9月30日,湖北东湖科学城·光谷数字经济产业基地及达梦中国数据库产业基地启动活动上,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王金桥发布了全球最大公开中文多模态训练数据集“江城太素”。

  这是首个以“江城”命名的算法数据集。2021年,中科院自动化所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发布的跨模态通用人工智能平台“紫东太初”落户光谷,此次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与中科院自动化所联合建立的多模态数据集,“太素”意指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的核心数据要素,“江城”则是指在武汉研发、发布。

  王金桥介绍,“多模态大模型”可以理解为一种算法。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要通过多张基础数据图片的采集和标注开始,但“江城太素”能加速这一过程,使用者可以直接利用这个大规模数据集来训练模型,让机器迅速变“聪明”,开发周期将从原来的6至8个月缩短为一至两周。

  华为鲲鹏计算业务总裁张熙伟介绍,“数据是新的生产资料,算力是新生产力,算法是新的生产关系”。在高性能计算产业中,算法是处理数据信息的规则与方式,而武汉在此核心环节也走在前列。

  通过就地使用多模态算法,武汉企业将人工智能用于智慧司法、智慧政务等服务,只需刷脸或身份证,依托人脸识别、证件识别技术,人工智能就能自动识别、提取使用者个人资料,辅助当事人填写诉讼服务文书、帮助办事人完成审批业务等。

  就在上月,多模态人工智能产业联合体第二次大会上,《多模态基础大模型技术白皮书》发布,华为高级副总裁、计算产品线总裁邓泰华介绍,大模型诸多潜在应用行业或场景或将在汉首先落地。

  ■ 武汉率先探索算力、算法和数据“三驾马车”

  匹配新思路新产业

  在位于光谷东的武汉华星光电t3工厂,历时半年的5G改造于今年8月完成。总投资200亿元的t3项目是全球最大的LTPS(低温多晶硅)显示面板生产线单体工厂,每月产能为5.5万大板。

  过去电子制造行业面临的痛点有:系统收集的数据相对孤立,需要更全局的优化;部分数据缺失,需要更全面的管理以弥补缺失数据。

  而通过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格创东智在武汉华星光电5G工厂的实践,工厂自动化数据上报比例基本上达到100%,所有设备必须联网才能生产,而基于这些海量数据,格创东智通过算法实现了产品的数字化实时全检,仅一年就为华星光电带来效益数百万元。完成5G改造后,该厂不仅在数据采集、人员管理上收效明显,产品良率更是提升3%。

  5G工厂只是充分利用数据要素的案例之一。

  数据作为生产资料,能创造价值。据IDC测算,预计到2025年,中国产生的数据总量将达48.6ZB(1个ZB约等于10万亿亿字节),对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年均1.5至1.8个百分点。

  是否拥有海量优质数据,是武汉构筑高新能产业链的要件之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武汉运营中心主任、武汉市数字经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谭敏认为,数据作为数字时代的生产要素,决定着城市数字化发展的生命力、创造力、竞争力。武汉打造的数据枢纽是全方位、高质量、引领式的。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武汉)成为跨区域工业互联网互联互通的“神经中枢”,截至今年9月30日,接入武汉国家顶级节点的二级节点31个(其中湖北省13个),累计标识注册量超79亿个,累计标识解析量超50亿次,累计接入企业节点数量超过5000家,应用拓展至汽车制造、通信、工程机械、食品、电子信息制造、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多个重点行业。

  流量不等同于数据。武汉不仅能交汇这些数据,还必须拥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存储能力,才能让数据成为新型、数字化生产要素。

  首届中国算力大会公布了中国综合算力指数,湖北在存力指数方面排进前十。可以说,武汉存储新型生产资料的能力不容小觑。入选国家新型数据中心典型案例的中金数据武汉2号数据中心,就在东西湖区国家网安基地,能支撑智能网联汽车、道路交通设施、用户出行需求等数据的采集、存储、计算等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谭敏认为,拥有算力、算法和数据后,武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能级高,体量大,还能孕育天然丰富的应用场景。

  今年,武汉首次盘清全市数字经济“家底”,共有186家单位的233项服务入选2022年武汉市首批数字经济服务资源池,并开展数字经济应用场景“揭榜挂帅”行动。同时,武汉已获批创建国家区块链发展先导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正发挥老工业基地和新兴产业基地双重特点,进一步拓展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能网联等多个应用场景,在全国率先探索算力、算法和数据“三驾马车”匹配的新思路,形成产业带动新胜势。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