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推“一体化发展” 让黄金水道加快释放黄金效益
汉江着力构建现代内河航运体系标杆
《湖北省水运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打造汉江“黄金水道”,推进湖北内河水运高质量发展。
汉江是长江最长的支流,全长1577公里,其中流经湖北的长度为920公里。
2021年,湖北省内汉江沿线重要城市的GDP总量超过3.2万亿元,占全省总量超过6成,汉江流域已经成为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汉江黄金水道应加快释放黄金效益
2018年,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汉江黄金水道建设和发展取得显著成就,汉江沿线的生态环境修复、交通网络建设、产业优化升级、城市协同发展等各方面都取得较大进展,为汉江沿线地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专家指出,加快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现代航运体系,推动汉江一体化发展,不仅是坚决贯彻落实“长江流域要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内河航运作用,把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的具体行动,也是拉伸湖北发展高度,将湖北区位地理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内在要求,更是助力湖北武汉打造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必由之路。
汉江生态经济带发生的历史性变化值得欣喜,汉江发展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制约汉江黄金水道发挥黄金效益。
2022年4月29日,湖北港口集团改革重组,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湖北港口集团以建设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和多式联运国家物流枢纽为企业使命,加快谋划构建“以武汉港为龙头,鄂东南、宜昌荆州港为两翼,汉江港为延展”的一体化发展格局。
在这一大背景下,加快汉江航运研究,构建汉江现代航运体系,让汉江黄金水道释放黄金效益,成为湖北港航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按照湖北港口集团安排部署,华中港航物流集团组织相关力量,历时2个月对汉江航运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调研组认为,研究汉江生态经济带黄金水道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是贯彻落实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基本要求;二是加快交通强省建设的重要抓手;三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四是践行“两山”理念的重要举措;五是提高水运在现代综合运输体系中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六是国有企业主动担当精神的重要体现。
推进汉江一体化发展“时至势成”
调研结果表明,加快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现代航运体系、推进汉江一体化发展正当其时:
第一,汉江生态经济带黄金水道建设面临良好的政策窗口期。
汉江生态经济带黄金水道,致力打造成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示范项目,将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成为“顺畅、经济、绿色、智慧、安全”的现代内河航运体系标杆。
第二,汉江水运发展目前处于粗放发展期。
当前,汉江生态经济带航运发展问题比较突出:水运体系顶层设计相对滞后,汉江主航道建设进度低于预期;现代综合物流体系尚未建立,港口与临港产业融合度不高;管理体制和机制不畅顺;流域内水运企业和船代、货代企业数量不足。
第三,汉江水运发展处在弯道超越期。
汉江航运发展过程中,有较多国内外典型流域经济开发经验可供借鉴:水运主通道建设先行,以现代化港口建设为动力,多式联运体系提升效能,绿色智慧技术装备做支撑,港产城一体化融合发展。
第四,湖北水运发展面临黄金发展期。
湖北正在加快构建“三枢纽、两走廊、三区域、九通道”的综合交通运输空间布局,汉江流域沿线城市成为湖北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对航运高质量发展形成较强支撑。
第五,汉江水运货运量和客运量将进入快速增长期。
预计到2025年和2035年,汉江水路货运量将分别达到6840万吨和15840万吨,汉江客运量分别达到480万人次和800万人次。
六是汉江水运发展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期。
围绕“通道+枢纽+节点+产业”的发展思路,结合汉江沿线资源禀赋,逐步形成干支相融、江海连通的“一干五支八核多节点”空间发展格局:汉江主干引领鄂西腾飞、五支延伸促进高效融合、八核联动焕发市场活力、点核辉映形成优势互补。
湖北港口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工作部署,充分发挥汉江黄金水道效益,助力湖北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该集团将着力推动汉江生态经济带现代航运体系建设,将汉江建设成为高效示范的顺畅内河、港产融合的经济内河、生态环保的绿色内河、智能先进的智慧内河、平安运行的安全内河。
“到2025年,汉江水运高质量发展体系基本建成,高质量现代航运发展总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到 2035 年,汉江水运高质量发展体系完全建成,高质量现代航运发展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