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科教文体
让产学研无缝对接 湖北“产业教授”受热捧
楚天都市报
2022年11月28日 10:12
2022年11月28日 10:12 来源:楚天都市报
分享到:
刘文涣在学校上课 受访者供图

  充当校企“桥梁” 让产学研无缝对接 湖北“产业教授”受热捧

  11月18日下午,刘文涣理了理衣角,走进教室,开始了有关光器件无源器件产品的授课内容。

  2014年以来,湖北省教育厅陆续选聘一批特色人才到省内高校兼职担任“湖北产业教授”。武汉光迅科技制造部副总经理何俊是其中之一,刘文涣是何俊带领的技能教师团队成员。

  极目新闻记者探访发现,“产业教授”一方面把企业的新工艺新技术引入院校,另一方面推动企业成为院校的教学和实习基地,在高校和企业之间充当“桥梁”。

  “产业教授”进校授课

  今年7月,何俊在办公室开始了线上授课。作为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的“产业教授”,他经常给学校老师讲解有关光器件的最新技术和工艺。“课堂上,我会将新技术和新工艺融入到教学内容中。比如这一次是围绕数字化设计、制造、运营,智能化运维展开讲解中国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何俊表示,“学生们”听得非常认真。

  据悉,在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武汉光迅科技派出了由10名工程师组成技能教师团队,参与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核心课程的模块化教学。

  让该校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季峰欣慰的是,通过“产业教授”的培训,课堂教学变得更有针对性,学生们很受用。

  缩短毕业生入职适应期

  “产业教授”进课堂,除了传经授宝和定制人才,对产业项目的设计和实施,也让院校十分看中。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产业教授”王祖华,是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的资深专家。最近,他正在推动武昌造船厂、江南造船厂与武汉船舶职院联姻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推动职院教师及船企员工在船舶智能制造领域的产教融合。“以前,船厂需要的是劳动密集型手工人才。随着科技发展和产线升级,具备高科技设备操作或智能产线运维能力的技能人才成了‘香饽饽’。”王祖华表示,“产业教授”推动职院与企业的多维度融合,聚焦需求,优化供给,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加速转型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何俊也表示,“我们和高校共建实验室,首先是要结合企业生产工艺需求,这样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业,就能快速缩短适应期,学有所用。”

  搭建起校企之间的“桥梁”

  “我们研究所侧重技术研发和船舶设计,船厂侧重工艺实现和总装建造,职业院校主要是技能人才培养和技工再培训。三方优势互补空间巨大,融合协作大有作为。”王祖华认为,产业教授就是一座桥,可以更好链接产业上下游,更优地匹配产业供需。

  武汉船舶职院船海学院陈彬院长表示,“产业教授”对学校的教育体系、专业优化等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大大促进了创新型、实践型的技术人才培养,这种校企合作模式十分契合当前“制造强国、海洋强国”国家战略。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刘玉琴 通讯员 喻长春 陈峰 陈冲



【编辑:裴春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