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12月8日电 (唐东军 杨兰芳)据三峡集团8日消息,该集团长江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近日在湖北省秭归县实施南方红豆杉野外回归实验。本次实验可为南方红豆杉种群恢复、种质资源保存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南方红豆杉是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历史,系中国特有树种,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此次栽种地位于秭归长江大桥之畔,是专门为保护长江流域珍稀植物而新建的一个极小种群保护区,海拔200米至300米,占地4000余平方米。长江珍稀植物培育基地科研人员选取了3个不同林下生境,将两种不同苗龄的100多株南方红豆杉苗木进行回归种植。
野外回归通常被认为是拯救濒危物种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珍稀濒危物种的野外回归,不仅可以增加珍稀濒危物种野外个体数量,还可以达到重建种群的目标,进而推动其种群有效恢复。开展野外回归,标志着相关物种的保护、繁育与研究都达到了一个重要的节点,对于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及遗传多样性的维持,有着重要作用。
据了解,近20年间,长江珍稀植物培育基地始终坚持库坝区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的调查和研究工作,除了对长江流域特有珍稀资源性植物开展迁地保护、繁育研究以外,还非常重视野外回归工作,将人工繁育成功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荷叶铁线蕨、珙桐、南方红豆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疏花水柏枝、连香树、马褂木等10余种珍稀植物共计5万余株,成功回归于野外,扩充其种群数量,有效促进野外回归苗木自然繁衍生息。(完)
![]() |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