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葛洲坝交投
为陕南人民建好这条“民生路”
中新网陕西
2022年12月11日 16:24
2022年12月11日 16:24 来源:中新网陕西
分享到:

  ——记宁石高速项目公司总经理王勇

  见到王勇时,身为陕西延黄高速宁石项目公司总经理的他,正从一处高边坡施工整治现场察看进展回来。

  此时,距宁石高速公路正式通车只有十来天的时间。

  全长51.784公里的宁石高速公路,北起宁陕县筒车湾镇,与京昆线相接,途经宁陕、石泉两县,与十天线相连,是陕西省“2367”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的一条重要联络线。

  这条高速公路从2019年3月正式开工,经过近4年的建设,如今全线通车在即,这将使地处陕南的安康市全面融入西安2小时经济圈,为宁陕和石泉两县生态旅游、绿色农业等优势产业突破发展添上腾飞的翅膀。

  正是在宁石高速施工进入最后决战的关键时刻,今年7月,王勇来到项目公司走马上任。

  “我的任务就是要确保这条高速按期通车!”尽管如今大局已定,王勇的脸上看似较为平静,但当时接过的担子着实并不轻松。

  尽管经过三年多的奋战,但因为受诸多因素的掣肘,到2022年7月,宁石高速项目剩余的工程量还比较多。“仅箱梁就还有2000多片没架”王勇说,要实现12月按期通车,他这个老工程也觉得“压力山大”。

  宁石高速全线地处秦巴山区,桥隧比达到87.24%,大小桥梁有42座,连起来全长达到26公里,全线平均每公里就有一座桥。因此,对宁石高速来说,这时箱梁的预制和吊装就是“瓶颈”,直接关系到项目能否如期建成。

  王勇紧紧抓住这个“牛鼻子”不放,项目建设开始全面提速。“一切为了保通车。”王勇来到项目公司后,首先统一这个思想,要求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每天上午现场看工地,下午开会想办法,是王勇到项目公司第一个月的常态。他这样要求自己,既当“施工员”,也当“救火员”,下工地不许坐车,边看现场边解决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超常规的举措:

  箱梁施工开始“三班倒”;

  从全线各项目分部调集力量全力支持箱梁预制;

  改“流水线“施工为“并行”作业;

  成立包保小组,项目公司领导全部下沉各分部工地,第一时间处理问题。

  就这样,箱梁施工比以往提速一倍多。到10月27日,宁石高速实现全线贯通。

  搬走箱梁架设这个最大的“拦路虎”,王勇说,“这时才真正有了按期通车的底气。”

  要实现建设提速,王勇还放出了第二招,就是用市场的手段。项目公司与宁石高速参建各方签订责任状,对按期保质完成施工进度进行专项考核,予以重奖;同时对合同关系方加强管理,把工作做到实处。

  一时间,宁石高速全线施工向如期通车发起冲刺。在王勇的努力下,包括地方政府在内的工程协调领导小组正式成立,省、市、县各方对宁石高速项目的关注明显加强,支持力度也明显变大,这也为施工提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当地石泉县领导曾在大会上公开表示,“王勇是干事的人,对宁石高速大家都要支持”。

  做为项目公司的“领头羊”,在施工最后冲刺的阶段,王勇无疑以自身的担当为项目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一点,也得到了公司上下的一致认同。

  展望即将通车的宁石高速,王勇表示,这将实现国家高速京昆线和十天线在安康境内的高速连通,缓解陕南交通瓶颈制约,有效吸纳关中经济区的经济外溢效应,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县域经济突破发展,形成“西安—宁陕—石泉—安康”旅游走廊,充分发挥交通运输的先行和引领作用,对支撑川陕革命老区率先脱贫致富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均有重要意义。

  “如期为陕南人民建好这条“民生路”,这是我们项目公司作为中国能建葛洲坝交投公司的一员,必须肩负的央企责任和担当”,王勇说,现在我们可以自豪的说,“幸不辱命!”

  总工程师黄海涛:以最严格的措施守护青山绿水

  “驰骋在宁石高速路上,你会有一种‘车在路上走,人在画中游’的感觉。”宁石高速项目公司总工程师黄海涛指着墙上的施工线路图说,宁石高速是一条民生路、致富路,也是一条绿色路。

  黄海涛今年55岁,是一名高速路建设的老专家,曾经主持建设过多条高速公路。从宁石高速开展筹建,黄海涛就进入了项目部,一待就是五年,全程见证了宁石高速的诞生。

  “能架桥就不开路,能开隧道就不开山。”黄海涛介绍,从最初的线路规划、规模设计到施工建设,一直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公路和秦岭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全力打造一条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的高速公路。

  宁石高速地处秦巴山区,群山连绵、绿水环绕,穿越水源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途径云雾山风景区。为最大程度保护高速沿线生态环境,项目部经过反复调研、论证,将穿越三河口水库水源地保护区由1128米缩短为760米,并以完善的“封闭式”路基排水,将对水源造成污染的路基路面排水通过该系统排向饮用水源地以外的水域。

  宁石高速全线共有桥梁42座,隧道12座,桩基5382根,桥隧比例高达87.24%,是陕西省桥隧比最高的高速公路。为减少隧道开挖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项目部不断优化设计方案,采取隧道零开挖进洞,最大限度降低洞口仰坡和边坡挖掘的高度,在不破坏山体边坡稳定的情况下,合理利用洞口处山体的地形地貌,降低对山体的破坏并减少开挖量,利用“异形套拱”创造隧道进洞条件,稳定山体的同时,确保山体的自然景观和植被状况免遭破坏。

  “整个建设过程执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宁石高速全长51.784公里,平均每公里造价达1.74亿元。”黄海涛介绍,为了守护这一片青山绿水,采用了多项新技术和新工艺。

  宁石高速全线有30多高坡,为确保边坡开挖安全,施工方采用主动防护与被动防护相结合,柔性防护与表层绿化施工相结合,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抗滑桩、钢板墙等结构,并安装了高边坡智能检测系统,对高边坡稳定性进行全方位安全监测。施工方还采用全线采用微孔岩新型声屏障技术,在降低公路施工及运营过程中产生噪音的同时,可打造宁石高速兼陕南风貌的公路文化,具有独特的环保节能效果。

  白鹿塬隧道附近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冬季易结冰。为了保证行车安全,施工时首次采用了相变自调温材料。这种新型材料环保安全,可以改善冬季路面积水结冰问题,有效提升路面抗滑性能,提高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且在雪天无需进行人工除雪或物理除雪,避免周边水源以及环境污染。“相变自调温材料的使用,每公里造价要多投入800万。”黄海涛说,绿色生态是一笔无比宝贵的资源,守护好青山绿水,是央企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外联部部长文义龙:心里热爱才能把事情干好

  在宁石高速项目公司,文义龙是最“资深”的几个人之一。

  说“资深”,是因为他从2017年12月就来到了陕南这片大山里,参与项目筹备,见证了宁石高速从无到有的每一步成长。

  在文义龙到来前的2个月,陕西省交通运输厅与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正式签订宁石高速PPP项目合同,他和两位同事一起被从葛洲坝路桥公司抽调过来,从此,在这里挥洒青春和汗水。

  如今,文义龙担任项目公司外联部部长,是最年富力强的中层骨干之一。

  回望这5年来的岁月,他说,要感谢他现在所属的中国能建葛洲坝交投公司,让他有幸参与了宁石高速项目的全过程,正是有各个方面的摔打,他也因此迅速成长为“多面手”,综合业务能力和个人素质得到极大提升。

  “这一切,得益于葛洲坝交投这个大平台”,文义龙由衷的说。

  5年时光转瞬即逝,尽管在火热的施工建设中每一天都风风火火,但有两件事至今令他印象深刻。

  对任何一个施工项目来说,报批报建手续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从到宁石高速项目公司开始,文义龙就接手了这一重担,5年下来,他经办的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等专项手续就有16项之多,每一项各种资料汇总,都是厚厚的“大部头”。

  正是与项目施工管理各方的一次次打交道,文义龙摸清了项目报建的每一个环节,也炼就了他现在的口才与反应,让他成为了能独挡一面的青年骨干。

  还有一件事,就是今年7月在确保通车冲刺施工的关键时期,项目公司成立党员突击队,包括文义龙在内,这支特别的队伍下沉到项目一线工地,哪里有问题,哪里缺人手,就扑向哪里。

  “我们用步行丈量了宁石高速的每一段,让工程真正了然于胸”文义龙说。

  在他看来,只有把个人的发展与公司的前途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双向奔赴,企业好,个人也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为培养像文义龙这样的青年干部,宁石高速项目公司也花了大功夫,如:开展工程管理、安全、环保等方面的业务培训;提供轮岗机会锻炼各种能力;成立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攻关团队,吸纳年青人提升专业技能;积极关心干部队伍和普通员工的生活,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有了好的发展舞台,也才能培养出一只能干事的青年干部队伍。

  在当下的宁石高速项目公司,部门负责人均是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整体学历都在本科以上,研究生学历的也有7人。

  文义龙说,他大学毕业后就来到葛洲坝集团工作,参与宁石高速项目前,在福建参与过3个项目,但宁石高速项目对他的锻炼最大,这也将在他人生的经历中烙下重重的印记。

  提及自己的小家庭,文义龙一脸歉疚。他的家在湖北荆门,5岁的儿子在上幼儿园,他刚来宁石高速项目报到时,孩子还只有几个月大。5年来,他与妻儿聚少离多,最近一次回去还是在今年5月。

  “公司有需要,我们就要顶得上去”,做为青年干部的一员,文义龙表示,只有立足岗位,提升业务能力,把本职工作做好,更好的契合公司的发展方向,自己也才有更大的施展舞台,“心里要真正热爱这份工作,才能把事情真的干好。”

  90后工程师孙浩珲:向下扎根才能向上生长

  天蒙蒙亮,宁石高速施工现场被云雾笼罩,一辆辆运输车来回穿梭。90后工程师孙浩珲戴着安全帽,一边用手摩挲着防护栏,认真检查道路铺设的情况,一边反复叮咛着施工人员要注意施工的细节。

  今年28岁的孙浩珲本科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交通工程系,而后在长安大学取得硕士学位。7月,他刚刚入职中国能建葛洲坝交投公司,成为了宁石高速项目公司工程管理部的一员。经过短短五个月的历练,孙浩珲迅速适应新工作,成为了一名敢于实践、工作严谨的“青年能手”。

  “刚来的时候确实比较懵,和施工人员沟通就成了面前的第一道关。”孙浩珲回忆,入职后立即进入宁石高速的最后冲击阶段,每天要去工地督进度。看着施工师傅仅凭经验就能精准的完成任务,孙浩珲一开始说话总是犯怵。经过同事的帮助和自己的调整,孙浩珲很快总结了一套沟通方法:先倾听再思考,和部门负责人商量后再给出严谨科学的答复。“施工人员提出细微的调整就会涉及上百万的资金流动。”孙浩珲从此养成了科学严谨的工作习惯,对各项工作一丝不苟,一盯到底。

  在施工关键节点,孙浩珲发挥所长,创新工作方法,及时化解危机。K33边坡是高偏坡,因长时间降雨,导致原有的施工方案无法实施。孙浩珲结合研究生所学方向千枚岩动力学知识,建议方案要为后期边坡稳定预留足够的安全系数,最终和专家团队一起探索出新的解决方案,用抗滑桩与锚索框架梁复合支护的方法稳定边坡,有力保障高速按期通车。

  “在沿线调研时,一位农妇的话深深触动了我,也让我明白了这份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孙浩珲说,农妇的丈夫在工地工作,自己经营着一家小商店。高速修通后,她急切盼望着早日将土特产卖出大山,改善生活。“没想到宁石高速会对周边老百姓的的生活带来这么大的影响。修建这条高速,我们身上肩负着沉甸甸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

  像孙浩珲一样,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加入了中国能建葛洲坝交投公司。仅宁石高速项目部35岁以下青年职工占比就达66%,管理团队充满活力。宁石高速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为青年职工提供多条快速的晋升通道,通过专题培训、实践比武、任务考核,让青年人才在黄金时期得到“黄金发展”。

  “未来是学出来的,只有向下扎根,才能向上生长。作为一名年轻党员,一定要有情怀和担当。”孙浩珲说,未来,他希望自己成为一名技术过硬、懂管理并且有丰富经验的项目负责人,将青春挥洒在祖国大地上。

  村妇女主任杨彩云:路通了,土特产“飞”出小山村

  石泉县云雾山镇银杏坝村位于云雾山景区山脚,为了带动周边的村民增收致富,宁石高速在村口开设了出入口。

  在村委会见到杨彩云时,她刚刚从大豆种植基地归来,她拍了拍裤腿和手上的泥土,难掩喜悦之情:“高速修通后,蔬菜、竹笋、魔芋、蜂糖杏都可第一时间运出村。”

  杨彩云今年38岁,是云雾山镇银杏坝村妇女主任,儿子在镇上读小学四年级。在宁石高速修建之前,杨彩云的丈夫一直在外地打工。“听说要建高速,我第一时间把丈夫叫了回来。”杨彩云介绍,2020年之前石泉县是国家级贫困镇,银杏坝村常住人口只有500人,收入主要依靠种植玉米等农作物和外出打工。

  2019年3月,随着宁石高速的动工,杨彩云一家的生活发生了喜人的变化。“宁石高速为丈夫提供了工作,还租用了自己的房屋,仅这两项收入就达8万多元。”杨彩云说,夫妻俩再也不用饱受分离之苦,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

  近年来,银杏坝村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村民种植药材、大豆,架起魔芋工坊,培育了蜂糖杏。村里农产品越来越丰富,但出村困难,严重制约了银杏坝村经济的发展。“土特产运到县里需要一个小时,再运到城里就更晚了。”杨彩云说,新鲜蔬菜保存期短,不能快速运出村只能滞留家中。宁石高速通车后,为蔬菜运输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只要15分钟就可以到达县城,农产品、土特产可以第一时间送达市民的桌边。

  据了解,宁石高速全线设置5处互通立交、4处收费站、1处服务区,设置专用连接线通往核心景区,给村民提供了一条便捷走出深山、引来游客、实现致富的新通道。

  有理由相信,随着宁石高速全线通车,云雾山景区旅游景点势必成为周边居民出游的首选地。杨彩云和丈夫正瞅准这一商机,计划开一家农家乐,经营餐饮住宿的同时,将村里的特产卖出去,和村民共同增收致富。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