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科教文体
全国首批标杆实验室!两在汉高校入选
长江日报
2022年12月23日 09:33
2022年12月23日 09:33 来源:长江日报
分享到:

  长江日报讯(记者陈晓彤)12月20日,长江日报记者从华中农业大学获悉,经过重组、推荐和评议,教育部于近期遴选出首批20个标杆全国重点实验室,该校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入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学科发展、孕育重大原始创新、解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的重要支撑。

  经梳理,首批名单中,依托高校建设的共有12个。在汉高校有两个实验室入选,均与农学相关。另一个是武汉大学与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合作共建的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从首批已经确认的“全国重点实验室”来看,部署在能源领域、高科技关键技术领域、农业领域、文化领域。而农业领域此次有多达4个“全国重点实验室”,显现出了国家对农业的重视。

  据武汉大学官网介绍,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2011年经国家科技部批复,由武汉大学和湖南省杂交水稻中心共建,是我国该领域集科研教学培训一体的重点单位。武汉大学水稻研究历史悠久。水稻的遗传和发育研究始于上世纪50年代,特别是从20世纪70年代初至今,长期开展水稻生殖与发育、水稻雄性不育与杂交优势利用的有关研究。该实验室围绕杂交水稻重大新品种培育这一主题开展基础和应用研究,在水稻基因定位与克隆、杂种优势机理及雄性不育机制、种质创新、超级杂交稻育种和促进生产应用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为水稻科学的不断进步提供原创性理论与技术支撑,引领杂交水稻学科发展方向,支撑我国水稻持续增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据华中农业大学官网消息,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华中农业大学,今年5月作为全国首批实验室完成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工作,由原名称“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更名为“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实验室是唯一连续5次评估优秀的农业科研类实验室,也是依托高校所建的生命科学类唯一获此殊荣的实验室。

  实验室围绕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绿色发展等重大战略需求,聚焦作物种源自主创新,开展主要农作物遗传改良关键技术研发,创制水稻、玉米、油菜、棉花等作物优异新种质并培育重大新品种,回答关键技术和种质创新背后的重大科学问题,支撑我国主要农作物种源安全和绿色发展。经过30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农业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机制管理创新的基地之一。

  据悉,“全国重点实验室”被誉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升级版,代表了国家在相关领域的顶尖科技水平。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好国家实验室作用,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2022年1月1日起施行的科学技术进步法则规定:“建立健全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全国重点实验室为支撑的实验室体系”。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