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科教文体
武汉美术馆(琴台馆)正式亮相
长江日报
2022年12月29日 09:13
2022年12月29日 09:13 来源:长江日报
分享到:
武汉美术馆(琴台馆)外景。 长江日报记者任勇 摄

  “观众在凌波微步中看见全世界的艺术” 走进“梯田”看一场最好的展览吧

  长江日报讯(记者周满珍 通讯员李霞)12月28日,武汉又一座地标性公共文化设施——武汉美术馆(琴台馆)正式亮相。与此同时,2022武汉双年展也在此隆重启幕。一座美丽建筑与一场一流展览碰撞出全新火花,双星闪耀江城。

  本次双年展以“艺以通衢”为主题,武汉美术馆(琴台馆)展出其中的“文化样态”“城市形态”“创新动态”三个专题。开展首日,观众一走近这里,就被其外观震撼。美术馆外部造型像一个巨大的山体,走近之后又像是层层的梯田,建筑外做了很长的栈道,吸引观众盘旋。走进馆内,作为国内最大的清水混凝土单体建筑,内部空间巨大,超过23米的空高、巨幅的展墙,立即将观者带入艺术殿堂的庄严氛围。

  武汉美术馆馆长陈勇劲介绍,琴台馆强调人与自然、艺术的互动,外形具有标识度,又地处月湖之畔,展现了中国人乐山乐水的性格。

  从事建筑工作的吴梦诗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先是大面灰色的墙体,让人被宁静的氛围折报,眼望四周,展出的当代作品又很绚烂,这种碰撞有意思。”

市民在武汉美术馆(汉口馆)观展。长江日报记者许魏巍 摄
市民在武汉美术馆(汉口馆)观展。长江日报记者许魏巍 摄

  记者看到,现场已有观众开始打卡“琴台馆”的第一杯咖啡,也有人在旋转楼梯上美美地拍照。

  2022武汉双年展“文化样态”专题策展人、中国美术馆展览部主任邵晓峰表示,2022武汉双年展以“美”为媒,邀约遍及61个国家的116个“武汉国际友好城市”和“武汉国际友好交流城市”的当代艺术作品及优秀艺术家参展。

  在展览现场,观众可以欣赏到日本艺术家北冈明佳的视错觉图像《秋色沼泽》、澳大利亚艺术家亚当塞拜尔彩色有声视频《感受热》等,这些作品聚焦于全球各地当代艺术家响应和参与新一代科技革命,探索新人类经验的生动实践。

  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和情怀,是2022武汉双年展的特色之一。邵晓峰告诉记者,本届双年展可以看到很多作品运用了新的技术手段、视觉语言,来表达艺术家对当下对中国对武汉文化的认识,有影像、装置、沉浸式互动式等各种类型,哪怕是传统艺术形式,面貌也是创新的。

  吴为山的雕塑《使命》,是艺术家对中国和这个时代进行记录与弘扬的作品,体现了伟大的抗疫精神,这次也在武汉双年展展出。

  在观展现场,记者也感受到了浓郁的武汉特色。艺术家燕柏彤的《武汉之水见世界》,是和武汉本土产生最大互动的艺术作品,为武汉量身定制。这幅作品不仅邀请了15个国家5000多个小朋友的画作,也邀请了周韶华等著名艺术家作品。观众点击现场屏幕的作者名字,其作品就在大屏幕上显示。当这些作品在屏幕上播放时,地面就有水滴、涟漪出现。“观众在凌波微步中,看见全世界的艺术”,这是艺术家燕柏彤创作这幅沉浸式艺术作品的初衷。

  市民即日起可以进入武汉双年展官网点击预约通道预约观展,也可微信搜索“武汉双年展预约”小程序进行预约观展。


【编辑:裴春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