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1月16日电 (周钢 张晴)“这里的节日物资这么多!什么都有,猪腿夹肉才17元一斤!”1月16日,武汉市江岸区花桥街居民张海明在惠济路菜市场购年货时感叹道。
“粮安天下,价稳惠民”。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武汉市发改、商务、农业农村和市场监管等部门精准把握政策,坚持多措并举,确保全市物价总水平持续平稳运行。“目前,全市粮食安全、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困难群众生活得到有效保障。”这位负责人说。
精准监测 明白消费
武汉市发改委市场价格处负责人介绍,为做好民生商品明白消费,武汉市制定了“预测、预警、预案”,为保持市场价格基本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武汉市共设置21个集贸市场和7个大型超市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监测点,围绕全市各大批发市场、农贸市场、重点商超等重要民生商品价格加强实时全天候监测,年监测价格数据37万余条。同时将这些数据公布在武汉市发改委官网“价比三家”上。
据了解,武汉市发改委门户网站“价比三家”栏目受青睐,许多市民外出购物时就会事先访问一下“价比三家”让自己理性消费、减少盲目支出。
江汉区唐家墩街居民陈敏每个周末都会去采购大量食材,他介绍,出门前都会访问“价比三家”栏目中的“购物电子地图”,把全市21个集贸市场和7个大型超市的“电子地图”都浏览一遍,然后做好“购物攻略”。“足不出户价比三家,因此我买到的食材不但是最新鲜,还是最便宜的。”陈敏说。
合力保供 市场活跃
为做好保供稳价工作,武汉积极组织生产、加强生产调度,强化了商品储备、细化了投放措施,加强了市场监管、遏制了过度投机炒作,阶段性降低启动条件、及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
2022年中秋国庆期间,武汉抢播了6万亩快生菜,增加短时蔬菜有效供给,确保了冬春全市蔬菜市场量足价稳;2022年9月、10月、12月分三次投放政府储备猪肉,明显低于市场价格,惠及百姓,平抑了猪肉价格。
围绕保供稳价工作目标,武汉立足市场监管职责,按照出实招、出硬招的要求,采取多种措施,打好组合拳,认真扎实做好价格监管工作。2022年8月底以来,全市市场监管部门检查各类农贸市场、商超、药店及其他经营户50000余家(次),密切关注并依法核查处置各类价格投诉舆情近200件,累计查处和立案调查价格违法案件532件。其中当场查处不按规定明码标价案件422件,立案调查哄抬价格、价格欺诈、不明码标价等价格违法案件110件。
武汉市持续推动惠民、亲民新举措,将价格临时补贴在推广到低保对象、孤儿等7类群体基础上,还将领取失业补助金人员、低保边缘人口新增纳入保障。并将启动条件中的居民消费价格单月同比涨幅由3.5%降到3.0%,做到及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确保当月发放到位。据了解,武汉市10月、11月、12月价格临时补贴全部发放到位,全市55万人次困难群众领取价格临时补贴共计约3773万元。
物丰价稳 百姓无忧
日前,武汉市发改、商务、市场价管等部门再次成立联合巡查组,对全市各大商超和集贸市场进行了多轮地毯式巡查,发现各地各种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物价稳定。
据悉,目前武汉市主要蔬菜在田面积63.62万亩,近一个月内可采收上市量约16万吨,日均可采收上市蔬菜5500吨以上,蔬菜花色品种丰富,生产保供充足。全市生猪存栏量141.87万头,家禽存笼2278.45万只,鸡蛋产量18.52万吨。全市水产品池塘养殖面积65.7万亩,年水产品产量43.7万吨,预计近一个月可上市约3万吨,目前日可上市量在1200吨左右。
该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强化监测分析预警,密切监测居民消费市场运行和价格变化,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并作出前瞻性安排;同时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提前做好充实储备、产销衔接和应急预案等准备。为确保货源充足,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商超等骨干流通主体加大提前备货、铺货力度,丰富品种选择,将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加大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哄抬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维护正常价格秩序,确保市民过一个温暖祥和的农历新年。(完)
![]() |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