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2月1日电 (姚曦)人头攒动、全程无休息、延时服务……连日来,恩施市民之家公安窗口民辅警始终保持着这样的工作状态。春节前后,恩施市公安窗口办证量持续高位运行,每天都在不断刷新单日人流量的历史新高。据统计,从1月1日至1月31日,恩施市民之家公安窗口共办理各类业务12000余件,日均接待群众600余人,接受咨询500余人次。
![]() |
随着全国疫情防控优化调整,加之寒假和春节,恩施市民之家公安专区迎来办证“热潮”,身份证办理、户口迁移、出入境等业务受理量激增。面对办证高峰压力,恩施市公安局行政审批大队民辅警全员上岗,创新工作机制,优化服务流程,以最快速度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尽量减少群众等待时间。
从“群众问”到“问群众” 导办机制加速办证时效
“原本今天我只想顺道问一问,谁晓得一来就办好了,导办员主动迎上来问我们需要办什么,然后帮我们取号,引导我们照相、填表。时间优化了,程序也优化了,办事效率越来越高!”前来恩施市民之家公安窗口办理护照的居民刘先生开心地说道。
来到办证大厅,面对众多事项,办事群众常会遇到“不知找谁办,不知怎么办,不知向谁问”等难题。针对这一实际问题,恩施市民之家公安窗口设立导办岗,每天安排民辅警进行轮班,为群众提供办事导航、材料预审、政策宣传等服务。导办业务实行首问负责制、值班负责制等机制,对前来办事的群众主动、热情询问办事需求,根据办理业务的类别,进行资料初审、现场取号和答疑解惑,并全程引导群众办理业务。导办服务切实将“群众问”的被动服务改变为“问群众”的主动服务,赢得了办证群众的广泛好评。
从“缺一不可”到“容缺办理”为群众打开方便之门
“走得着急,结婚证落在家里了,还能办理业务么?”近日,嫁到恩施的王女士来到了恩施市民之家公安窗口申请办理结婚迁户业务,但申请材料之一的结婚证原件忘带了,担心要白跑一趟的王女士焦急地询问道。
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按照“容缺受理”审批模式,在核对其他相关材料无误后,告知王女士,可对结婚迁户业务先行受理,申请人可以在市民之家民政窗口开具结婚登记证明作为替代材料,也可以在规定时间内补齐容缺材料。王女士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在民政窗口开具了替代材料,顺利办好户口迁移业务,并对“容缺受理”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容缺受理”即在不违反法律法规前提下,允许一边补充材料、一边受理审核,打破了原来 “材料不齐不能办”的传统,着力解决群众来回补充材料的问题,降低群众的时间和经济成本,为企业群众打开了审批服务的“便利之门”。
从“坐堂办证”到“上门办证”将服务做进群众心坎里
“我们这里有一户特殊居民,一家三口都患有残疾,最近办理低保需要使用身份证,但三人身份证均丢失,想请你们协助一下。”1月5日,恩施市民之家“店小二”专线接到小渡船办事处望城坡村委会工作人员电话求助。
接到求助后,民警肖勇主动提出可以利用休息时间上门为其办理二代身份证。1月6日中午,肖警官带着照相设备在望城坡村委会干部陪同下一起来胡女士家,为胡女士及其两个孩子采集了人像信息。村干部及胡女士家属对民警耐心、周到、细致的服务再三表达了谢意。
近年来,恩施市公安局行政审批大队不断优化便民服务举措,积极主动作为,变“坐堂办证”被动服务为“上门拍照”主动服务,将窗口服务延伸到群众家门口,即使在窗口办证高峰期,依然持续开展上门入户走访工作。春节高峰期时段,恩施市公安窗口为群众提供上门服务共计12余次,其中上门采像办证10次、送证2次。(完)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