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社会新闻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强化辖区船舶配员管理
中新网湖北
2023年02月15日 16:13
2023年02月15日 16:13 来源:中新网湖北
分享到:
安检员查看单北斗船载智能终端船员核验情况

  中新网湖北新闻2月15日电 (熊伟 袁组益)“配员不足”问题,是阻碍长江内河航运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顽症痼疾,也是三峡枢纽河段安全管理的重难点。

  然而,从2018年开始,这种情况在三峡枢纽河段悄然发生了转变。

  2018年1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颁布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过闸船舶安全检查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作为《办法》实施单位,第一时间进行筹备,深入思考如何开展好过闸安检工作,作为过闸安检重点内容之一的“船舶配员”自然成为了重点关注对象。

  三峡局创新科技应用、优化管理流程、落实监管措施,对症下药,采取“查、检、核”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强化辖区船舶配员管理,形成了独具“三峡特色”的船舶配员管理模式,有效解决了三峡枢纽河段“配员不足”难题。

  查:创新“人员绑定”筑基础

  《办法》要求自2018年6月1日起对过闸船舶实施100%安全检查,三峡局在工作筹备阶段便从过闸安检信息化系统优化出发,提出且实现了过闸船舶与任职船员阶段性绑定的功能,过闸船舶自安检结果确认起直至船舶安全驶离三峡枢纽河段,该船任职的船员都将与本船“绑定”在一起,借助信息化手段防止船舶航行于三峡枢纽河段时发生“同一船员同一时刻在不同船舶任职”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完善船员数据库,引入人脸活体检测技术,借助刷身份证与人脸识别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船员身份远程核验,高效准确地在过闸安检工作中核查船舶配员。

安检员开展单北斗船载智能终端船员核验“手把手”教学
安检员开展单北斗船载智能终端船员核验“手把手”教学

  检:落实“安检复检”促提升

  “安检复检”作为安检“回头看”的环节,目的是防范船舶在过闸安检合格后,船员和货物发生变化而影响船舶安全状况,自实施以来便取得明显效果。三峡局在完善过闸安检信息化系统功能基础上,于2019年5月1日正式实施“安检复检”,每天对安检合格船舶按照不超过日过闸船舶总数2%的比例进行随机抽选,重点检查船员有无变动。2022年全年,共复检船舶586艘次,查出船员异常问题4起,按要求督促严肃落实整改,形成震慑效应,进一步净化了辖区通航环境。

  核:推广“船员打卡”拓平台

  船上人员身份信息远程采集及在线核查,简称“船员打卡”,分为“安检打卡”“抽查打卡”“日常打卡”和“离归船报备”。2021年8月4日,三峡局对外发布公告正式推行“船员打卡”功能,并采取政策引导、现场指导和广泛宣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大力推广。三峡局修订《三峡通航诚信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北斗终端安装及应用的加分条款及奖励条款,出台便民政策激励船方安装北斗船载终端,组织船员流动课堂介绍推广北斗船载终端,现场为船方解决了实际操作问题,让船方从学会用变为习惯用、从愿意用到喜欢用,不断夯实使用基础,北斗终端船员打卡率从最初的不到50%快速提高到了接近100%。

  在过闸安检工作中安检员发现,部分船舶为了应付过闸安检工作临时聘请船员,检查合格后这些船员伺机下船,又流动到其他待检船舶“凑数”,该情况已严重危害到三峡水利枢纽通航建筑物和船舶安全,严重损害了守法船舶、船员权益。为此经过摸底调查、反复研究讨论,三峡局实施“差异化”管理,在过闸安检系统中将“凑数”船员进行标记,并对于聘请该类船员任职的船舶进行标记,加强对标记船舶的配员核查。2022年3月15日,三峡局对外发布加强过闸船舶配员核查通告,结合北斗终端“抽查打卡”和登轮检查等方式核查重点船舶配员情况,截至2022年12月底,共核查船舶778艘次,发现配员不足船舶6艘,整改6起,实施行政处罚6起,有“声”有“势”有实效地遏制了辖区“凑数”船员导致船舶配员不足情况发生。

  下一步,三峡局将对管理流程和信息化系统进一步优化,综合“发航打卡”“值班打卡”“定点打卡”等方式,让船方在特定时段、特定水域自主核验船舶配员情况,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船舶配员管理上来。(完)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