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6月6日电 (毕学谦 郭振兴 张友铭 曲向阳)“村里散养鸡鸭,气味难闻还影响村里的环境,能不能圈养起来?” 5月中旬,枣阳市环城街道东郊村二组开展的一次“庭院夜话”上,村民张尧良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 |
“老张说的这个事儿我很赞成,今天趁着大家都在,村里养鸡、养鸭的都尽快圈养进来,环境美了,大家心情也更好。”枣阳市人大代表、东效村党支部书记胡爱国当即表态支持。
这是东郊村发动群众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东郊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群众智慧,汇聚群众力量,不断推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走深走实,共创美好新生活
庭院夜话,面对面倾听群众的呼声
6月1日下午,在东郊村二组,收割机带出来的黄土零星撒在黝黑的柏油路上。“村里不用操心打扫,村民看见自家门家脏了,会主动出来清扫。”胡爱国说。
在一处被称为“彩虹沟”的小型广场上,从市区赶来的电影小分队正在摆放设备,天黑以后,他们将在这里放映露天电影,丰富村民的夜晚生活。
走进村民刘明福家,他养的十几只鸡,正“老老实实”待在院子里的围栏里啄食。
刘明福就住在小广场东侧,每天上午和下午闲暇时间,村里的老人们都会聚在他家门前的一个小亭子下聊天解闷。这里也是东郊村经常开展“庭院夜话”的场所。
每次“庭院夜话”,村干部与村民们围坐在一起,讲解什么是共同缔造?怎样开展共同缔造?村民们在这里敞开心扉,说说心里话,为村子的建设提建议、聊发展。
刘明富家门前以前是一片菜园子,又脏又乱,在一次商议改善人居环境的“夜话”中,他听说住在斜对门的老党员、村老干部万明华要捐出闲置的宅基地给村里建小广场,也主动提出愿意让出这片菜地给村里使用。
小广场建设中,刘明富还捐出沙石和红地砖,和村民们一起参与劳动。很快,彩虹沟广场建成,面积不大,但格外精致,一侧的小亭点缀其中,显得格外温馨。
随着刘明福家门前的小亭子下越来越热闹,聊天的村民没有地方扔垃圾、烟头,村泥瓦匠工程队成员候章富发挥自己特长,找来一根巴掌粗的竹筒,锯成两个“灭烟筒”安装在亭子立柱上。现在,村民坐在亭子里闲谈聊天,地上一尘不染。
“党组织引领、自治组织议事、村民拿主意。”村里的大事小情通过“庭院夜话”在全体村民面前先“晾晒”出来,然后再由大家进行讨论评议。今年,东郊村已就如何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等话题通过“庭院夜话”收集群众意见建议30多条。
群众当家,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现在村里的所有事情都会让群众参与进来。在征求群众意见过程中,我们村确定了彩虹沟广场、路灯亮化、修通断头路等9个共建项目。”胡爱国说。
东郊村东面有一段存在六年之久的“断头路”。2017年,村里修建村道时,因4户相邻的村民在道路排水方向上起了争议,进而施工受阻,留下一截土路坎。每逢雨天,村里道路独此一处泥泞不堪,4户村民出行也不方便。
土路坎也成了他们心里的一个“坎”,由于修路时各家都不愿吃亏,互不相让,邻里之间形成矛盾。去年底,74岁的“红管家”万宝贵主动站出来,找到4户村民挨个沟通协调,要为他们解开这个“心坎”,消除隔阂。经过万宝贵耐心调解,4家人愿主动和好,并且每家人都出劳力,使门前道路成功合龙。
为破解过去群众参与村里事务积极性不高、乡村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的现象,东郊村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红管家”示范带动作用,在群众中按照“就地选才”与“广聚群贤”相结合的原则,将特长、志趣、技能和需求相近的村民,整合成“四会四队”共八个村级自治组织,释放出了群众的强大动能,画成了“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基层治理最大“同心圆”。
村矛盾调解委员会、红白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在村庄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化零为整”,通过资源整合,让每个村民都满足了“一岗多职、一员多能”共建需要,推进乡村民主自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形成了统一有序高效的乡村治理新格局,村里过去的一些难题迎刃而解。
人人参与,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在东郊村二组有4个闲置的池塘,里面长满杂草,影响村子环境。在村里承包鱼塘的李玉成找到胡爱国,愿意对4个池塘进行改造,养殖观赏鱼,改变过去的脏乱差状况。
在征求群众意见时,4个池塘的主人一口应承下来,只象征性收取些费用,把池塘交给李玉成来打理。不久,这里将成为东效村一个新的“打卡地”。
在东郊村,村民们主动让出闲置池塘、宅基地的事情不是个例。只要听到村里发展有需要,他们都会全力支持。老党员张宗厚2022年去世后,留在张家祠堂的住房分别由三个儿子继承,在河北工作的次子张尧强听说老家开展共同缔造后积极支持,在和胡爱国的一次电话交流中,主动提出将父亲留给自己的100多平方米的房子捐给村里建村史馆。
村民杨清燕虽然是文艺宣传队队员,但在改善村容村貌上也积极主动,“跨界”参与。她召集60多名群众,一起将长期堵塞的600米长的污水沟疏通,清运出1吨多垃圾;泥瓦匠工程队修建完“小三园”,又铺设出堰塘步道300多米;农产品销售协会会长刘兵统一订购回来高度一致、种植效果美观的生菜、萝卜、菠菜、白菜种子,免费发放给村民种在自家菜园,村民自己吃不完,由协会统一收购进行售卖,既美化了村庄,又增加了村民收入。
人心齐换来了东郊村的和谐美。群众的力量在这里凝聚、群众意愿在这里得到最充分的尊重。如今走进东效村,道路整齐划一、菜园个性化定制,一幅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在展现。
“按照东郊村发展规划,目前,在共同缔造理念助力下,已经完成了改善村容村貌这个第一步规划。2025年前,村里在做好传统的红桃、黄桃和水产养殖产业的同时,要大力发展融生态、休闲、观光、采摘、民俗为一体的农旅文化产业,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胡爱国说。(完)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