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荆楚各地
在屈原故里,“中国风”走向世界
湖北日报
2023年06月22日 10:32
2023年06月22日 10:32 来源:湖北日报
分享到:

  宜昌端午文化节、国际划联龙舟世界杯搅热峡江

  在屈原故里,“中国风”走向世界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墨 金凌云 通讯员 李莹 徐栋 郑家裕

  巍巍屈原祠,浩浩峡江畔,号角长鸣,鼓乐铿锵。

  6月21日,2023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开幕式暨端午祭在宜昌秭归启幕。来自海峡两岸的嘉宾、屈氏后裔、侨商代表、台湾同胞代表、典型模范代表和当地民众等,共聚屈原祠前,缅怀诗祖屈原,共襄端午盛典。

  公元前340年,风雷激荡的战国时代,楚国贵族屈原在宜昌秭归乐平里降生。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楚辞时代,华丽开启。

  2023年是屈原入选世界四大文化名人70周年,是屈原诞生2363周年、逝世2300周年,也是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遗第15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推动荆楚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坚定文化自信、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支撑。

  “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全国性端午节文化节庆活动。这场延续了14年的端午文化盛会,每年吸引15万中外游客前来,与屈原共同成为宜昌独具一格的“世界名片”。

  海峡两岸共祭诗祖屈原

嘉宾与当地居民共同诵读屈原作品《离骚》。(通讯员 郑家裕 摄)
嘉宾与当地居民共同诵读屈原作品《离骚》。(通讯员 郑家裕 摄)

  6月21日8时18分,伐鼓三通,彩烟升空。伴随着深邃古朴的鼓乐钟声,端午祭典正式开始。

  祭拜大典由初献礼、亚献礼和终献礼三个篇章组成,在端午祭通赞的引导下,出席活动的领导嘉宾、诗人、典型模范、屈氏后裔代表、台湾嘉宾代表等,依次来到祭台前敬献花篮、兰草和祭品,抛撒花瓣,追思伟大爱国诗人屈原。

  “时维癸卯,序近端阳。群贤毕至,齐聚诗乡……壮哉屈子,楚辞千秋日月兮!伟哉屈子,浩气长存参天地兮!”《颂屈原文》乐声息,广场观众全体起立,共同行鞠躬礼。祭祀结束,礼成诰舞。

  “在这样一个艾粽飘香的季节,相聚屈原故里,共享诗的端午、情的端午,共度传统节日,对我们来说非常有意义。”受邀参加开幕式的秭归县屈氏后裔代表屈家明说。除公祭外,此次端午祭还将通过民祭、家祭等方式祭祀诗祖。

  在屈原老家乐平里,流传了400多年的“三闾骚坛”诗会,用诗歌吟诵的方式追思祭拜屈原。在“中华屈氏第一村”万古寺村,台湾彰化屈氏后裔穿越海峡,与秭归屈氏后裔共同寻根问祖、祭拜屈原。

  宜昌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除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和国际划联龙舟世界杯外,宜昌今年还将打造首届“宜昌端午文化月”,举行“端午之夜”、上演大型新编历史话剧《屈原》、联合推出央视2023端午晚会、举办端午论坛等系列活动。

  “提起秭归这个地方,第一印象就是屈原故里,屈原文化已与端午文化深深契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端午特别节目《碧水长歌颂端阳》主舞台总导演黎美兰说,今年的端午晚会首次走出演播室,全程全景在宜昌秭归县屈原祠搭建舞台拍摄。“节目以宜昌端午文化为创作源泉,展现了中华文化的踔厉奋发与自信自强。”

  让传统文化与国潮连接

  从五月初五“头端午”,到五月十五“大端午”,再到五月二十五“末端午”,宜昌秭归一个端午三次过的习俗,沿袭千百年。

  “头端午”祭屈原、拜祖先,“大端午”划龙船、赛龙舟,“末端午”回娘家、庆夏收、吃新面。挂艾、食粽、辟邪、禳灾、祈福,是秭归家家户户的传统。

  除了“三个端午”,公祭屈子的游江招魂,乐平里农民“骚坛”诗会等,都是秭归特有的民俗。

  2006年,屈原故里端午习俗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

  “五月五,是端阳;吃粽子,挂香囊;门插艾,香满堂。”走进秭归非遗小巷,艾草的芳香夹杂着酒酿气息,在空气中蔓延,大红灯笼挂满古色古香的小巷。

  非遗小巷聚集了制艾、酒曲、面点、刺绣、铸铜等16种秭归传统非遗项目,节日的到来,让这些民俗现场热闹非凡,成群的游客在琳琅满目的文化盛宴中穿梭畅游。

  插艾草,是人们在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习俗。在传统制艾体验馆前,传承人宋发龙热情地招呼游客,向来往的行人介绍艾灸制作技艺。千百年来,人们不仅用艾草感怀先人,还衍生出养生保健作用。一束束扎好的艾草挂在门梁上,“庆端阳,店里新鲜采摘的艾草,免费发放”。

  一旁的古法酿酒馆被一群小朋友包围,老板张舒涵在小孩子额头正中点上雄黄。“涂抹雄黄是端午传统习俗,寓意辟邪,是古时候用来驱虫的方子,一般在小儿额头画‘王’字,寓意孩子犹如‘百兽之王’老虎一般勇敢,如意吉祥。”张舒涵介绍。

  秭归县委宣传部负责人介绍,今年端午文化节,秭归将把传统文化与国潮连接,举办橙子音乐节、屈原故里美食秀、屈原故里夜游灯展、“遇见端午”屈原故里国风游园会等年轻人喜欢的文化活动,并全景展现屈原故里独有的端午习俗,将屈原文化与峡江文化、非遗文化、国潮文化和旅游文化相结合,触发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

  划向世界的千年龙舟

来自美国、新加坡、菲律宾等国际龙舟队和中国龙舟队劈浪向前。(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曙松 摄)
来自美国、新加坡、菲律宾等国际龙舟队和中国龙舟队劈浪向前。(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曙松 摄)

  在秭归,一句俗话可以概括赛龙舟的重要性:宁愿荒废一年田,不愿输掉一年船。

  龙舟竞渡作为继承和纪念屈原爱国义举的方式,已成为端午节的重要活动之一。

  6月21日上午,2023年国际划联龙舟世界杯预赛在秭归县徐家冲港湾水域开赛。赛事共3天,将持续至23日。

  预赛现场,锣鼓震天,人声鼎沸。来自印度、伊朗、新加坡、美国、马来西亚等9支国际队伍和来自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中国内地的6支队伍,共15支队伍参赛。本届龙舟赛开幕式以中英双语主持,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步转播。

  预赛中,新加坡队以小组第一晋级决赛。“我从小就读过屈原的故事,1988年结婚都是在龙舟上举办的。”新加坡队65岁教练叶富财说,自己能来到屈原故里,来到龙舟发祥地,心中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来自马来西亚队的林诗于说,上中学时曾在课本上看过屈原的诗歌,这次能亲身感受屈原故里的风采非常激动。同行队友林承毅说,来中国之前,亲戚们都建议到秭归一定要看看三峡大坝。

  自1979年起,秭归每年端午节都会组织举办龙舟赛。1992年,秭归举办首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龙舟拉力赛,让秭归龙舟走向世界舞台。

  “作为屈原故里,传承、弘扬屈原文化,是新时代赋予宜昌的历史使命和文化责任。”宜昌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千百年来,屈原上下求索的奋斗精神,爱国爱民的质朴情感,坚守理想信仰的高尚品格,以及变法图强、敢于斗争的创新精神,成为彰显中华文明内核的重要元素和关键基因,具有穿透历史的时代价值。“我们要让屈原成为宜昌永恒的文化地标,把宜昌打造成屈原文化的权威阐释地、标准制定地、活动聚集推广地。”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