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7月21日电 (潘成涛 张勇)他出生在湖北省房县的一个山村里,像很多山里孩子一样,也渴望着能走出大山活出精彩。在艰苦的求学路上,他奋力奔跑,从村里、乡里、县里直至考入省城,这一串坚实的足迹,让渴望渐渐照进现实。2011年他参加省考,被分配到竹溪县公安局。
“走出大山又走进大山。”命运似乎回到了原点。“人生就是一场跋涉,回馈大山的哺育是我必须迈过的坎。”沉思之后,他选择了坚守。
他叫卢鹏飞,今年35岁,中共党员,2011年毕业于湖北警官学院,同年11月参警,现任竹溪县公安局县河派出所所长。从警12年来,他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多次受到县局嘉奖和表扬,2023年获评“全县五一劳动奖章”。
在磨砺中增长才干
入职之初,卢鹏飞被分配到交警大队事故调处中队。面对每天3次“高峰岗”、20多起警情、数十名诉求不同的当事人,他忙得像个上紧发条的“陀螺”。为不耽误工作,他索性将寝室搬进了值班室,最长的一次就达3个多月没有“挪窝”。
起初,看着老民警与当事人说情、释法、讲理,使得当事人从满腔怒火到平心静气,直至达成双方满意。而作为“科班”出身的自己却插不上嘴,这让他很是惭愧。
“事故调处绝非简单机械地执行法律条文,取得法理情相融的良好社会效果,就要在提高群众工作能力上下功夫。”老民警们的话语,让他茅塞顿开。
那以后,他用细心耐心和公平善良,让冰冷的法律有了温暖的刻度。在3年的事故调处岗位上,他参与处理了730余起交通事故,无一例投诉。
主动警务撑起“平安伞”
“踏实、肯干、好学、有责任心。”卢鹏飞很快成为领导和同事眼中在“好苗子”。2014年他被提拔为汇湾派出所副所长,2017年,被任命为桃源派出所所长,2020年转任县河派出所所长。
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让卢鹏飞有着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工作之余,他一头扎进了所里的档案室,对每一起案件的流程、证据、处罚裁量的法律依据等进行细细琢磨,从中学习案件办理的方法和技巧。每到一个新的辖区,他第一站就是走进村里,与村组干部、治安积极分子和群众面对面交流,人文地理、风土人情、治安状况等都是他爱聊的话题。
提着警务挎包,将法律宣传、安全防范、治安基础信息等警务“装”进包里,走进村里。7月20日,县河派出所民警陈启松来到他所管理的4个行政村。
“在这里工作,有着一种闲不住、慢不得、等不起的紧迫感。”陈启松说。
据其介绍,为扛起主防责任,派出所将辖区22个村划分为4个警务区,每名民警包括所长、教导员,都有自己的责任村,除例行的值班备勤外,大家都会自觉地下到村里,第一时间掌握治安状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心中有数才能手中有术。”卢鹏飞针对辖区特点,及时调度工作重心,护学、护农、护航重点工程建设,防灾害、防事故、防止重大案(事)件发生……县河派出所连续三年实现警情数、发案数双下降,全镇22个村有20个村无涉诈案件。
做一部“行走的法律全书”
“一天不学问题多,两天不学走下坡,三天不学没法活。”卢鹏飞对这句话感受颇深。一次,辖区两户村民因建房发生纠纷,周某认为陈某新建的房屋影响了自家的采光,而陈某则以自己在老屋场盖新房,任何人干涉不了而拒不理睬。
卢鹏飞掏出手机找出《民法典》相关条文,向当事人讲解“相邻权”相关法规,最终以陈某同意留出采光空间,双方握手言和。
纠纷顺利化解,但卢鹏飞却陷入沉思。“当着群众的面翻手机,现学现卖终归不能长久。”
此后,他专门购买了全套的国家司法考试学习资料,静下心来“恶补”知识盲点,历时3年2次考试,2022年4月,他获得了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证书。
“卢所长就像一部‘行走的法律全书’,每遇到法律上问题,我们都会向他请教。”民警曾小华说。
据介绍,一年来,卢鹏飞共调处矛盾纠纷86起,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43次,指导民警办理刑事、行政案件72起,在所内开展法律知识培训13次,提高了队伍的整体素质,执法质量考评位居全局前列。(完)
![]() |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