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8月9日电 (胡剑芳 李星 李小梅 程欣)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8日,湖北咸安区桂花镇桂花源的九桂廊里,来自6个县个市区的96名咸宁准大学生正忙着在“蟾宫折桂,金榜题名”长幅上签名,在百年古桂树上系金榜题名红丝带,在挂牌认养的古桂花树前许愿,锣鼓声、歌声、许愿声,搅热了一山百年古桂。
赤壁一中即将奔赴清华大学的学子王宇灿说:“今天认养桂花树,今后将去大学宣传咸宁中国桂花之乡的桂花文化,觉得很自豪,很有意义。”
“我将从家乡带一些桂花糕,还有一些关于桂花的小礼品分享给我的新同学们,让她们知道我是来自咸宁这座盛产桂花的美丽城市,还要把中国桂花之城和中国桂花之乡的名片分享给他们。”考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咸宁高中学子曹昱表示,每天看到大街小巷的桂花,本都习以为常了,但在桂花源看到百年古桂花群后才感到桂花文化已深深扎根在咸宁大地。
“认养桂花树让我们在家乡有了一份牵挂,就像一直有个人在这里等我,让我记住乡愁”“以蟾宫折桂的寓意,花香育人的思维,传承文明的理念……”鄂南高中邹思羽等同学纷纷感言。
咸安栽种桂花已有两千年历史,现存古桂花树的数量、品种,面积等桂花资源居全国领先地位,拥有金桂、银桂、铁桂、丹桂、四季桂、月桂等9个品种,全区桂花面积59000多亩,种植桂花树420余万株,现有百年以上古桂2361余株,占全国存量的90%以上。2000年咸安区被命名为“中国桂花之乡”。
古桂花树是咸宁森林资源中的瑰宝,是活文物、活古董、活化石,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生态、历史文化和遗传学价值,是社会人文历史的见证,更是承载着桂乡人民的乡愁情思。咸宁古桂花树群2023年5月被国家农业农村部列入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候选项目名单。
今年7月,咸安区人民政府、咸宁市教育局、市林业局、市文化旅游局、市区中国桂花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单位联合发出认养古桂花树活动倡议,号召即将走进大学校园的准大学生们“以君折桂手,留香润故园”。活动得到准大学生们积极响应,纷纷报名参加。到8月,全市有96名准大学生认养103颗古桂,其中集体认养7棵。
“共同开启人和花的奇妙缘分,共同见证人和城的双向奔赴,共同推动花和城的美丽蝶变。”咸安区委书记顾兴旺希望这承载着美好愿景与希望的桂花清香,能给予学子们直面困难的勇气、迎接挑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智慧,即便远离父母,也能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据介绍,咸安区通过每年举办的“蟾宫折桂”认养古桂花树活动,让桂花香和着乡愁扎根在青年学子的心里,学成后回来建设家乡,已形成以花留人,以花引人,以花旺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的磅礴力量。(完)
![]() |
【编辑: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