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工人有力量,每天每日工作忙,盖成了高楼大厦修起了铁路煤矿,改造得世界变呀么变了样……”2023年8月16日下午,在湖北海立美达汽车有限公司(枣阳市)车间里,“党风政风热线走进产业链”特别节目在激昂铿锵的歌声中火热开启。
本期节目由襄阳市委组织部(市委主体责任办)、襄阳市作风办主办,枣阳市委、枣阳市人民政府、襄阳广播电视台承办。
走基层、务实干、优服务、促发展,“党风政风热线”在行动。本期特别节目主要聚焦“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党建引领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和“强链补链延链稳链,做深做精做优做实产业链”等主题,持续深化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以暖心贴心服务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紧扣未来新产业新业态迅猛发展趋势,把准风口、趁势而上,奋力抢占新的发展赛道,重点以13条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建设为抓手,着力推进产业基础能力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打造特色鲜明、安全稳定、竞争有力的“144”产业体系。如今,一个个投资规模大、创新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项目令人欣喜,呈现出百花齐放、竞相发展的鲜明态势,引领我市产业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的方向突围。
襄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尚钰(左二),围绕如何打造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强力产业引擎进行破题,指出要牢固树立“产业长在项目上”的理念,落实“千企千亿”技改行动。要在科技研发攻关上发力,要在培育引进链主企业上突破攻坚,贯通上下游和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抓实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建设。
襄阳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赵庆(右二)介绍:市交通运输局从招商引资、企业培育、产业链党建方面,全力推进强链、延链、补链工作。
枣阳市委常委、市委办主任、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链长曾刚(右一),指出要坚持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发展方向,完善和延伸产业链条,巩固枣阳在传统汽车及零部件的领域优势,提升现有汽车产业基础能力,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活动现场,相关部门开展了“送政策”服务。
襄阳市行政审批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靳玉俊介绍,行政审批部门以更务实的举措夯实产业基础,进一步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全市135个惠企事项涉企资金的到付流程和时间全面缩减,342个事项实现免申即享。全面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搭建了全市中小微企业会计服务平台,降低了企业年度会计服务成本,同时通过大数据手段,实现数据征信。
襄阳市地方金融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鑫介绍,市地方金融局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用,为产业链发展提供坚实金融支撑。持续推进金融链长制,持续加强政银企对接,深化汉江金服网上大厅建设。加强担保增信措施,完善市县一体化政府性担保体系建设。发挥地方金融组织的补充作用,引导融资租赁公司、产业担保公司等向链上企业提供多样、差异化的金融服务。
襄阳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耀辉介绍,人社部门通过新时代鲁班培育计划、技能等级认定示范工程、144产业人才服务工程,着力本土化育才,挖掘人力资源库,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技能人才。
在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稳链的华丽蝶变中,由政府自上而下驱动,以龙头企业为主导,以科技创新为抓手,带动产业上下游生态链协同发展的“襄阳模式”加快形成。企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也遇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和困难。
关于位于谷城的湖北亿富机械公司对于普工、技术工人的需求问题,谷城县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周立新进行了回应:将发挥人社服务专员的作用,为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迅速开展专场招聘,组织专业推介,通过校企推介,重点解决企业所需的机加工人才、电工、焊工等人才。力争在8月底以前解决企业用工问题。
关于湖北中力机械公司反映本地市场宣传推广不够的问题,襄阳市经信局装备产业办公室主任、智能装备产业链专职党建指导员荣玄伟进行了现场回应:尽快摸底企业的产品性能、性价比、在襄阳市场的销售情况,会同商务、交通部门摸底全市的工矿企业、物流企业、大型商超对电动叉车的需求,适时组织对接。线上推动企业进入中小企业供应链产销对接平台,发布供销信息,线下组织筹备智能装备博览会,帮助本地企业拓宽销售渠道。
企业职工提出希望有更好的活动平台,共青团枣阳市委书记王晶回应:将举办多项活动,丰富企业青年员工生活,进一步凝聚更多城市高质量发展“青春合伙人”。
作为我市电子信息产业链头部企业,万洲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如何发挥产业“领头雁”效应,把党建工作和企业发展相融合?万洲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李明辉(左二)对此进行了介绍。
湖北海立美达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宗文军(图中)介绍了企业发展情况:2023年上半年,企业已实现订单产量915台,实现产值1.4亿元,销售收入1.5亿元,实现利税 261万元。未来几年,企业将重点研发新能源、公铁联运产品,力争专用车市场占有率超过10%,进入专用车行业前三、冷藏车国内品牌第一。
作为襄阳纺织服装产业链的链主企业,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落实龙头企业"链主"引领,带动上下游企业实现融通发展。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采购中心总监彭毅(右二)介绍说,际华纺织印染研究院项目建成投产后,将致力于打造集科技研发、检验检测、样品试制、标准服务等为一体的一站式综合研发检测服务平台,发挥功能性防护性材料在产业链和供应链前端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万通棉纺实业有限公司是枣阳市的一家传统老棉纺厂,如今已经成为枣阳市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做优存量的一个缩影。活动现场,枣阳市万通棉纺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开俊(右一)介绍了产业“蝶变密码”。
特别节目现场,湖北鑫西康化工有限公司唐玉明建议,将厂区门前的道路与市政道路“接轨”。据了解,这条道路是枣阳化工园区沿河路,全长830米,宽30米,今年已经纳入枣阳市城建计划,目前已经完成项目建设的前期手续,进入招投标环节。枣阳市政府投资工程建设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吴虎表示:招标工作结束以后,将组织施工企业尽快进场施工。
对于企业代表提出的其它问题,相关负责人进行了现场回应。
襄阳市纺织服装产业链联合党委书记、襄州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丁黎黎(左二)介绍,以产业链党建的“组织力”赋能企业发展的“生产力”,推动“党建势能”转化为“发展动能”,实现党的建设和产业链发展的深度融合、同步延伸。
枣阳狠抓党建引领,以优质的服务、过硬的作风,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枣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谢莹波(右二)介绍,枣阳市围绕全市“7+6+3”产业链布局,创新开展“红链引领”行动,组建了7个产业链联合党委,设置了链上企业党支部64个,坚持产业链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我市建立产业链党建联盟,以链式党建助力产业链发展。襄阳市委组织部组织三科科长、两新办主任张古月(右一)介绍,截至目前,全市已经构建了48个产业链党建联盟,覆盖了48条产业链上的1381家企业,发挥产业链党建联盟的作用,及时收集梳理产业链上企业的需求和政府部门的资源,建立为企业办实事的三张清单,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活动现场,湖北金兰首饰集团有限公司传统首饰艺术品工作室高级技师李静、总工艺师舒辉菊展示了国家非遗花丝工艺。
湖北中航精机科技有限公司的刘强、张兵向大家展示了“盲”挫钥匙,并现场开锁。
枣阳市总工会开展了“关爱职工 夏送清凉”活动,为企业工人发放慰问物资。
“党风政风热线走进产业链”特别节目通过央视频客户端、央视频移动网长江云120家客户端、汉水襄阳客户端FM104襄阳之声视频号、微博抖音汉江创客视频号、枣阳融媒等进行全媒体现场直播。
接下来,2023年“党风政风热线走基层”系列活动还将陆续走进城市社区、服务一线。 (来源:襄阳广播电视台 记者:徐辉 汪岩岩|通讯员:别亚飞)
![]() |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