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由中国能建葛洲坝三峡建设公司承建的武汉至重庆高速公路(武汉至汉川段)二标项目(以下简称“武重高速(汉川段)”),首件试验梁顺利完成浇筑,标志着智慧梁场已具备生产条件,项目即将进入规模化施工阶段。
![]() |
武重高速汉川段二标项目智慧梁场是中国能建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以来首座建成落地的智慧化预制梁场,占地面积约3.1万平方米,分为钢筋加工区、液压模板区、蒸汽养生区、张拉压浆区、存梁区,配备数控钢筋加工设备、鱼雷罐布料系统、智能蒸养喷淋等智慧化机械设备。场内共设置5条生产线,结合BIM、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高新技术,在有效提高产能的同时大幅减少操作人员数量,降低人工成本,实现生产管理数智化、信息化、标准化。
“武重高速(汉川段)二标项目路线全长21.68公里,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桥梁占比约80%,共设计有6000多片梁,其中2600余片将全部通过智慧梁场建造。”据武重高速汉川段二标项目部党支部书记、常务副总经理郝永兴介绍说,“我们利用行业先进的鱼雷罐布料系统,有效保障了预制梁浇筑质量,同时引入智能蒸养系统,将传统预制梁养护时间从7天缩减至3天,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同时,通过打造数字化平台,全线有效关联集成液压模板、鱼雷罐、布料机、高温蒸养、自动压浆等设备和数据,建立了全过程控制和管理的综合管理平台,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实时监控梁场生产动态,从各个生产环节实时调控生产任务,保证预制梁生产质量。”
目前,武重高速武汉至汉川段已进入建设高峰期,未来,智慧梁场将与智慧拌和站、智慧钢筋加工厂共同组成武重高速汉川段二标项目智能建造“三大区域”,形成以预制梁生产智慧化、拌和系统管理智能化、钢筋加工数字化等为特色的项目智能建造体系。武重高速也将以建设成为葛洲坝集团项目管理“十化”示范项目为抓手,大力推进智能建造和数字化转型,争创湖北省平安工地,争创李春奖。
项目预计2025年12月建成通车,建成后将对支撑湖北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进一步缓解沪蓉、沪渝高速公路交通压力,提升武汉城市圈互联互通水平,促进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战略实施,服务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李凯萌)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