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推广
国网武汉供电公司跟踪服务助秋粮增产增收
中新网湖北
2023年09月23日 08:23
2023年09月23日 08:23 来源:中新网湖北
分享到:

  “目前正处于粮食加工高峰期,我们厂的机器每天都加班加点生产,有了你们‘鄂电红马甲’来帮忙,完成这些订单就不发愁喽!”武汉福乐佳禾工贸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宗旺高兴地说道。9月21日,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即将来到之际,身穿“鄂电红马甲”的国网武汉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来到该公司福乐米厂上门走访,为秋粮加工可靠用电保驾护航。

  武汉福乐佳禾工贸有限公司位于蔡甸区中法新城,经营范围以粮食收购、加工及销售、仓储和货运为主。走进加工厂车间,一台台机器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一粒粒稻谷经过自动化机器,完成去石、筛分、碾米、抛光、色选等工序后,蜕变成晶莹剔透的大米,再装车发往全国各地。据了解,福乐米厂日加工稻谷能力可达200吨,年加工产量在4万吨左右。

  当天上午,国网武汉供电公司“鄂电红马甲”党员服务队上门对该公司的配电变压器、生产车间、粮食输送和烘干加工等用电设备进行全面巡检,并对配电房相关设备进行了专项巡视,协助客户及时消除用电安全隐患。“局部温度异常、线路接头松动等,都可能发生供电故障,我们需要全面排查,确保生产正常。”“鄂电红马甲”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钟松表示,当天是他们8月以来第3次对该企业进行走访排查,这已形成了一项常态化的工作。

  “我们的精米加工采用全自动生产线,从烘干脱壳到仓储保存都离不开可靠的电力保障,多亏了供电公司经常来帮忙检查用电隐患,切切实实解决了我们粮食生产的后顾之忧。”王宗旺由衷感谢道。今年因区域农业收成良好、企业生产正常,年加工产量预计增加20%,达到5万吨。

  在距福乐米厂30公里之外的蔡甸区桐湖三羊头大队赵家垴一片片金灿灿的稻田里,弥漫着浓郁的丰收气息。在秋收抢粮之际,国网武汉供电公司“鄂电红马甲”党员服务队队员们也来到田间地头,开展线路隐患排查、宣传安全用电知识,帮助农户收割稻谷,将供电服务送到他们身边,全力保障农户秋收用电安全稳定。

  “你看,我们利用作业车收割完稻谷后,马上就会送到各地的加工厂直接加工,这样不仅效率高,大米也格外香!”三羊头大队农户周汉华指着远处运输车上的稻谷说道。

  近年来,武汉市蔡甸区桐湖街道近年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立足农业发展需求,不断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先后建有滑轨泵站1座、抽水基站8座、水闸1座、农业生产桥梁20余座,硬化排水渠6公里、田间水泥路8公里,农业生产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三羊头、香炉山成片的高标准农田上每年都种起数千亩的水稻。三羊头大队通过牵头成立合作社,把零散的农户有序组织起来,统一调度粮食生产全环节,为农户提供专业的选种播种、水肥管理、抗病虫害等技术,整个赵家垴垸的粮食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操作。

  “农业生产供电线路长、半径大,供电如果不稳定,将对农业生产造成直接影响。”国网武汉市蔡甸区供电公司永安供电所副所长王鹏介绍,该所对服务范围内的27个自然村建立专人定期巡查机制,重点检查灌溉、鱼池增氧等关键部位供电设施,进入秋收时节,进一步加大巡查频率。在今年夏季巡查中,该所了解到蔡甸区桐湖地区农业生产规模增大,存在变电设备扩容需求,便积极推动国网蔡甸区供电公司为该地区新增200千伏安变压器2台。“现在我们村农业种植还利用了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对农田开展智能化管理,建成了全程机械化、生产远程监控、稻米质量可追溯的现代化高标准农田,推动了机械化农业向智慧农业提档升级。如今,电力足了,稻谷丰收了,比去年至少增长了10%,农户每户每亩增收200元。”三羊头大队队长周志远喜笑颜开。

  截至目前,国网武汉供电公司已对蔡甸区桐湖、熊岭等17个村乡共新增配电变压器19台,供电容量增加3600千伏安,新立电杆65基,新建高低压线路6.73公里,有效保障了辖区秋收农业生产用电。

  当前正值秋收,国网武汉供电公司还将积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举措,常态化开展农业生产重点线路、设备隐患排查、“以电助农”志愿服务等,全心全意保障农业高效生产、加工、包装用电“一路畅通”,切实将供电服务延伸至“最后一米”,全面助力地方粮食增产丰收。(王欣 胡莉娜 刘媛)


【编辑:丁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