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推广
利川市金龙村:驻村工作队擘画乡村振兴新图景
中新网湖北
2023年10月12日 15:04
2023年10月12日 15:04 来源:中新网湖北
分享到:

  寒露洁秋空,遥山纷在瞩。漫步湖北省利川市文斗镇金龙村贺龙老街,红旗飘扬,灯笼高挂。远处青山环绕,金绿两色装扮田野,这片“红土地”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新生机。

  “看,这些都是恩施州烟草专卖局驻村工作队积极争取和帮扶修缮的,驻村工作队让咱村里变了样!”10月8日,金龙村党支部书记何鸿在贺龙老街一边指着古建筑和“十字路会议旧址”一边介绍道,对驻村工作队入驻后给村里带来的变化如数家珍。

  金龙村,是利川市文斗镇一个自然村,也是恩施州乡村振兴建设行动重点村之一。

  1934年贺龙元帅率领红三军在这里召开了具有历史重大意义的“十字路会议”。随着岁月的洗礼,这里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积淀了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

贺龙战斗过地方的沙盘
贺龙战斗过地方的沙盘

  2021年5月恩施州烟草专卖局(公司)派驻金龙村后,依托独特的地理环境资源,充分发挥国有企业职能优势,积极争取帮扶资金,秉持“红色引领、金色致富、绿色发展”的思路,使金龙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擘画一幅乡村振兴新图景。

  “强化阵地建设,基层党组织变强了”

  走进金龙村刚竣工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内,办事大厅明亮宽敞,商铺内电商物流具备,功能齐全。“在烟草部门帮扶下,修建了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大楼,改变了以前破旧狭小的办公环境,使阵地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变强了。”何鸿说道,如今,党小组联系群众全覆盖,成功吸收2名优秀青年为入党积极分子,增强了党组织新生力量,村“两委”班子面貌焕然一新。

  同时,充分挖掘和用好红色资源,修缮了“十字路会议旧址”“贺龙街”“红军路”,探索红旅发展模式,打造红色文化旅游品牌,让村民吃上“旅游饭”,昔日的“门前冷落”变成了今天的网红“打卡地”,也成为党员干部和群众来到这里接受红色精神洗礼的教育基地。2023年6月被中央组织部授子“全国第四批红色美丽村庄”。

“共同缔造”美丽乡村
“共同缔造”美丽乡村

  “探索多产业绿色发展,村民增收渠道变宽了”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驻村工作队与村支两委精心谋划,将产业发展作为强村富民的重要途径。“探索多产业生态绿色发展,村民增收渠道变宽了。”何鸿深有感触。

  依托烟叶传统种植基础,打造“中高烟”示范区,种植烟叶4418亩,收购烟叶1.016万担,户均收入达到15.49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较帮扶前增加2186元。积极探索“烟+N”模式,种植蔬菜、养殖畜禽等,实现多元化产业增收,破解了以前产业单一的“瓶颈”。村集体经济收入近30万元,由驻村前的“空壳村”变成“样板村”。2022年被中共利川市委组织部授予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优秀集体。

  同时,争取地方政府财政资金,实施500亩土壤酸化治理、深翻,建设350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大力推广“畜粪+发酵+沼液”还田模式和使用生物质颗拉燃料烘烤烟叶,取代传统燃煤烘烤,降低污染物、废气和烟尘排放,守住碧水蓝天。2023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湖北省生态村”。

  “基础设施完善,村容村貌变美了”

种植产业蓬勃发展
种植产业蓬勃发展

  “驻村两年来,工作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村容村貌变美了,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何鸿说,这是老百姓所切身感受到的。

  驻村来,工作队积极争取资金,全面打通了村里多条“断头路”,并硬化形成全村大循环,彻底解决村民出行难问题。修建水池,铺设管道,让村民告别了“靠天吃水”的历史。

  同时,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开展“共同缔造”活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在龙坪改造传统村落特色民居和普通民居合计57户,这里民房飞檐翘角、白墙格窗,墙壁上一幅幅“孝、和、智、学、礼”墙绘栩栩如生,院落干净整洁,庭院绿树成荫,花台繁花似锦,浓厚的乡土气息带来特有的韵味。在核桃园“共同缔造”示范点,花园式村民区,房屋整齐有序,灌木青翠常绿,池中流水淙淙。老人们踱步溜达,小孩嬉戏玩耍,村民们一张张幸福的笑脸,显得是那样的淳朴、和谐和温馨。

  “如今,金龙村组织强、产业旺、治理优、乡风好、生态美,集体经济从无到有逐步壮大,人居环境显著提升,村风民风明显改善……这些部与驻村工作队的辛勤工作密不可分。我坚信与烟草行业同行,金龙村的明天会更好。”何鸿感激之余又信心满满。(杨秀明 刘可观)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