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科教文体
专家学者湖北宜昌共研中国石窟寺保护
中新网湖北
2023年10月23日 14:38
2023年10月23日 14:38 来源:中新网湖北
分享到:

  中新网湖北新闻10月23日电 (曹梦雯)近日,2023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年会,暨新形势下石窟寺保护与考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学术研讨会在湖北宜昌召开。

  会上,石窟专业委员会主任孙英民作工作报告,对2021-2023年石窟石刻保护研究、弘扬传承、活化利用等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提出打造学术研究平台、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多方构筑学术合作平台、推动会员发展等下一步工作思考。

  据悉,我国共有石窟寺2155处,摩崖造像3831处,共计5986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288处。“作为长江三峡段石刻,宜昌三游洞摩崖石刻记录了从唐代以来部分文人墨客或朝廷官员留下的历史信息,是长江流域中原址上保存最完整最集中的摩崖石刻群,对研究三峡石刻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在长江流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专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1月,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中,三游洞摩崖石刻就有7块名碑被收录其中。为此,选择在宜昌召开年会暨学术研讨会,既体现了协会对石刻类文物保护的重视,也充分说明了宜昌在石碑石刻保护方面取得的成绩。

  会议期间,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级高工黄克忠、龙门石窟研究院院长史家珍等业内权威专家学者,围绕石窟寺保护经验、石窟寺考古新成果、数字化技术助力石窟寺保护研究等方面进行了主题发言,开展了深入研讨交流。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敦煌研究院、云冈石窟研究院、龙门石窟研究院、大足石刻研究院、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及湖北省文物事业发展中心、浙江大学等石窟保护管理机构与文物保护研究所等单位共计170余人参加了会议。(完)


【编辑:裴春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