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11月2日电 (李钦华)11月1日,恩施市崔家坝镇小学教联体举办“教学大比拼”赛课活动,正式拉开为期三周的教联体“三个大比拼”活动序幕。
活动中,老师们或循循善诱追问精准或层层递进突破难点或创构情景任务设计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充分体现了良好的教学素养。
崔家坝镇小学教联体以“1+5+1”的模式,成立融合型教联体,以崔家坝镇小学为核心校,统领辖区内鸦鹊水小学、焦庄小学、斑竹园小学、茅田坪小学、中村小学5所村级完小和刘家河村1个教学点。
创建德育活动“六大品牌”。2023年春,崔家坝镇小学牵手斑竹园小学共同打造书香校园建设,两校均成为恩施市教育阅读宣传片拍摄学校。该校还携手中村小学、茅田小学,常态化开展特色非遗剪纸文化,其“剪纸文化成果展”备受全市各学校关注。经过多年的实践,该校在德育活动创建中,形成了“六大品牌”,即以“清廉学校”建设为载体,大力开展学校五清五廉活动;以“主题班队”活动为载体,规范活动议程,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国防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以“书香校园”建设为载体,营造浓厚校园文化氛围和学生读书习惯养成教育;以“特殊关爱”为载体,做好农村特殊孩子教育工作;以“特色课程剪纸”为载体,大力推进“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六是以“小手牵大手六个一”活动为载体,共同推进全市文明城市建设,良好家风建设等,助力乡村振兴。
![]() |
实施“五项措施”,提升业务水平。教联体以“一年能上岗,两年能参赛,三年能示范”,规划教师队伍专业成长路径,积极推行五项措施,即理论学习、师徒结对、内部发力、引进走出、总结反思。崔家坝镇小学从集团化办学到现在的教联体学校建设以来,共组织教联体全体教师开展了12次大型教研活动,学习“316”高质课堂小组建设理论;选派骨干教师指导“备、教、辅、改、考”以及专业成长规划,组织全镇50余名40岁以下年轻教师,按“316”高质课堂要求,人人上过关课、汇报课,听评课达400余人次;统筹教联体内部资源,挑选精品课送到村点小;引进湖北民族大学附属小教师来崔坝支教、送课、进行“同课异构”;连续两年组织全镇小学教师参加湖北民族大学附属小学的教师培训;形成论文、精品课、教学案例、反思等成果50余篇,《农村中小学高质课堂实践研究》等课题顺利结题。
发挥“四个统筹”,抓实常规。即统筹教育教学管理。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统一课程安排,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制定统一的教学常规实施细则,落实过程监管和督导检查,统一印制了工作记录和听课记录水平;统筹教学常规检查。一个标准,统一要求做好教联体各校的常规检查,检查必有反馈;统筹各项德育活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五育并举”,融合的同时继续坚持“一校一特色”;统筹“五项管理”,落实“双减”政策和“考试管理”规定,统一作业管理,统一学业质量监测,统一组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整体提升办学质量。
举办“三个大比拼”,促教师成长。即课内教学“大比拼”,紧紧围绕“316”高质课堂,通过新教师过关课、青年教师精品课,名师示范课多种上课模式,以及反思性说课、对标性评课、交流核心素养养成记等形式,提升全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课堂质量;作业设计“大比拼”,紧紧围绕“双减”和“六项管理”,作业体现“数量限度、时间跨度、难易程度”,作业要求“多样化、层次化、兴趣化、综合化”;教师基本功“大比拼”,依托“两笔字、微视频制作、即兴演讲”,鞭策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综合素养。
坚持“两个常态化”,保后勤财务规范。定期培训管理常态化。根据每月计划要求,组织成员校后勤管理人员到核心校学习食堂管理、食品安全管理、员工管理、操作管理等培训;定期指导常态化,核心校派后勤财务人员每两周到成员校进行工作检查指导,以此提升各学校的后勤财务管理水平。
使用“一套考核标准”,促教联体新发展。教联体内的所有学校,由核心学校统一管理,各项管理和考评一个标准一个要求,将教联体学相关工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中,每次核心校到各成员校检查工作的结果直接作为教师工作业绩,纳入绩效考核,同时,检查结果作为学校教师评职晋级、评优表模重要参考指标。
“今后,我们将以‘共同缔造美好乡村教育’为发展愿景,定期召开线上或线下工作例会,对教联体学校办学理念和管理进行系统谋划、科学布局,确保全镇小学、教学点教联体精准化、多样化、同步化发展,实现教育管理同步优化、教学资源同步共享、社会实践同步谋划、办学质量同步提升、教师专业同步发展。”崔家坝镇小学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崔家坝镇小学教联体围绕“654321”工作思路,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充分发挥崔家坝镇小学教育资源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缩小镇内学校差距,整体提升小规模学校办学质量,力促教联体内的所有学校齐头并进,共同缔造乡村教育梦。(完)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