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3年的最后一天。想你的风,头也不回地吹过西陵峡。
上年元宵的焰火,似在夜空犹未散去,就猝不及防地到了新年。
这一年,有没有写一篇给自己的小作文?有没有来一场特种兵式的旅游?有没有鼓起勇气跳一次科目三?有没有当过一次人群中的显眼包?
——你我或许过着波澜不惊的每一天,更没有等来那泼天的富贵。
但在宜昌这个400万人的城市,今年却有太多的时刻、面孔、瞬间与故事,以平凡或不平凡的名义,落在你我心间,留下属于2023的温暖、自豪与感动。
12月28日,宜昌迎新长跑。有人说:“2023年还剩三天,宜昌就把2024迎新长跑办了。这样一来,明年就有369天了。”忽然倍感延年益寿。
再见,2023。无论好坏,无论悲喜,无论圆缺,一些背影终将远去,永不再来。
你好,2024。新的旅程,请多关照。
年度日历
今年是宜昌共抓长江大保护5周年。
2018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长江、视察湖北、首站到宜昌,提出“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不搞大开发不是不搞大的发展,而是要科学地发展、有序地发展。”
省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省委省政府赋予宜昌“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打造世界级宜昌”的重大使命,并提出要“大力发展宜荆荆都市圈,支持宜昌打造联结长江中上游、辐射江汉平原的省域副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宜荆荆恩’城市群发展。”
宜昌拥有232公里长江干线,占全省长江径流里程近四分之一。
经过5年生态治理,宜昌沿江化工企业大规模“关改搬转”、非法码头和网箱养殖全部清零,国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稳定在100%,出境断面平均总磷浓度较2017年下降近六成,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连续3年考核全省第一。
三峡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国家试点63个项目全部竣工验收,总投资达103亿元。
从空中俯瞰城市长江岸线,25公里滨江绿色生态廊道如玉带凌波。“三峡蚁工”“长江哨兵”等139支志愿服务队、3.6万余名志愿者,常年活跃在宜昌长江岸线,引导40余万“生态小公民”共护碧水长江。
今年是三峡工程蓄水20周年。
2003年,三峡工程下闸蓄水。鄂渝百万移民“舍家为国”,搬离故土,另建家园,谱写了一部三峡移民的壮阔史诗。
过去17年间,湖北日报记者多次探访三峡库区移民村——秭归县归州镇西陵峡口的万古寺村,先后刊发报道《香溪河的期盼》《云水之间的村庄》和《“孤岛”突围记》,记录一个小村庄从蓄水淹桥、“孤岛”隔绝、品改换血、跨江建桥到脱贫振兴的山村巨变。
蓄水前,万古寺村有5300亩地,家家户户都种橙子,人均年收入约2000多元。
为走出“村里橙子品种单一,缺乏特色,收成只有一季”的困境,万古寺村利用峡江小气候,启动大规模柑橘品改。品改三年内,全村种下1800多亩伦晚、800多亩纽荷尔、700多亩九月红和500多亩血橙。
如今,每年有1.1万吨橙子从万古寺出山,一年四季有鲜橙,橙子的身价翻了4到10倍。村民的人均收入达到1.6万多元,20年里翻了8倍。
2022年,万古寺村脐橙产值首次过亿,成为秭归12个柑橘亿元村之一。
年度经济
12月27日,宜昌市委七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举行,宜昌全年经济运行加速恢复、整体向好。
2023年,宜昌GDP增速逐季上扬,前三季度增长7.1%,分别较上半年加快0.7个百分点、较一季度加快1.6个百分点。
主要指标增速靠前。1至11月,宜昌工业、固投、社零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增长7.3%、10.1%、9.1%、23%。固投、社零额增速始终全省领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连续7个月增速超过20%,地方税收收入连续8个月增速超过25%。
经营主体加快壮大,净增“四上”企业1555家,创历史最高。新增上市公司2家、营收过百亿企业1家。
今年以来,宜昌平均每天开工亿元以上项目4个、每两天竣工3个、每4天入库5个;50亿级招商项目平均每两月落户5个,百亿级招商项目平均每月落户1个。竣工城建项目96个,平均每天完成投资超过1亿。
新兴产业不断壮大。欣旺达东风一期、楚能新能源一期等重大项目投产,建成磷酸铁锂电池产能60GWh;国内首艘内河氢燃料电池动力船“三峡氢舟1”号在宜首航;全省首个合成生物产业园正式揭牌;获评全省首批数字经济示范城市。
创新活力持续迸发。1至11月,宜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7%,快于规上工业增速2.4个百分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400家;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家,4家企业入选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名单。
年度面孔
2023年,宜昌涌现了一大批感人至深的重大典型人物,他们扎根在宜昌这片文明的沃土,传递着向上向善的时代力量,鼓舞更多人温暖前行。
“信义老农”陈廷海
一个人守信,一群人守望
2006年6月,当阳市半月镇红光村农民陈廷海,将收来的上百万斤油菜籽送往油脂厂,不料遭遇老板资金链断裂卷款逃跑,陈廷海一夜背上98万元巨额债务,涉及210户乡亲。
为偿还这210户乡亲的近百万元菜籽款,给乡亲们一个交代,陈廷海风雨践诺17载,如今62岁仍未放弃。他将“诚信”深植心中,扎根泥土,被誉为“信义老农”。
17年间,没有一个乡亲上门要债。大伙儿还继续把粮食交给他,并借钱、借粮给他周转,鼓励他东山再起。截至今年底,陈廷海已累计偿还欠款85.8万元。
村民余星香说:“在村里,陈廷海虽欠债百万,却没有一句骂名。”
今年2月9日,湖北日报在头版头条推出重大典型人物报道《为偿还210户乡亲近百万元菜籽款——“信义老农”陈廷海风雨践诺17年》,全网关注过亿。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中国100多家媒体跟进报道,引发强烈反响。
12月,陈廷海获评湖北省道德模范,拟推荐为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
“板凳男孩”方宇翔
失去双腿,也要精神“站立”
今年8月25日,一条“板凳男孩”的军训视频,经湖北日报新媒体推送后,感动了全国数亿网友。
“板凳男孩”叫方宇翔,今年15岁,是宜昌市远安县的高一新生。
2岁半时,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夺走了他的双腿,致他高位截肢,小板凳成为他的代步工具。
为了让他能融入社会,父母坚持不让他就读特殊学校,而是鼓励他用小板凳和假肢行走,一路陪伴他正常求学。
从初中到高中,学校一路“接力”,不仅专门给母子俩提供了一间宿舍,免除生活费和住宿费,还在宇翔所有必须经过的地方,改建了无障碍通道,方便他通行。
15年来,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爱与帮助,共同支撑和托举起这个自信、坚韧、豁达的阳光少年。
今年7月,方宇翔在中考中获得A等优异成绩,以全县前100名考入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
方宇翔事迹经湖北日报全媒体和远安融媒体中心共同采访发掘后,迅速推向全国,全网关注高达4.7亿。
“峡江卫士”韩涛
他倒下了,生命定格在47岁
“全力配合县公安局禁毒大队行动,尽快将吸毒人员抓获!”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公安局九畹溪派出所所长韩涛,生前的最后一通电话打给了同事。
今年9月19日,韩涛前往镇政府了解民宿安全隐患整改情况,电话还未挂断,便突发心梗,经抢救无效离世,年仅47岁。
韩涛走后,家属查看其手机发现,在生命的最后两天,他共接打工作电话160余个,涉及纠纷调解、办事咨询、安全隐患整改等。
从警25年,韩涛先后辗转4个山区乡镇,一直默默奉献在长江两岸基层一线。任九畹溪派出所所长的三年里,239平方公里辖区内没有发生一起亡人交通事故及故意伤害类刑事案件。他先后10余次获得全县“优秀民警”“公安业务标兵”称号,5次受到秭归县委嘉奖,被誉为“峡江卫士”。
2023年11月,韩涛被追授为“秭归县优秀共产党员”,被宜昌市公安局追记三等功。
12月26日,韩涛被评为“荆楚楷模”。
年度盛会
湖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
4月12日晚,湖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开幕式在宜昌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行。
比赛设青少年体育、群众体育、社会俱乐部3个类别,共111个大项、2108个小项,29个代表团参赛运动健儿达3万余人,共计产生2267块金牌,规模为历届之最。
宜昌获得金牌数、总分榜均位列全省第二,创历史最好成绩。
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
6月21日,2023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开幕式暨端午祭在宜昌秭归启幕。来自海峡两岸的嘉宾、屈氏后裔、侨商代表、台湾同胞代表、典型模范代表和当地民众等,共聚屈原祠前,缅怀诗祖屈原,共襄端午盛典。
“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全国性端午节文化节庆活动。作为湖北打造文化强省的世界名片与重要支撑,延续了14年的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盛会,每年吸引15万中外游客前来,成为了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化符号。
端午期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还在宜昌摄制推出了2023年端午特别节目《碧水长歌颂端阳》。
国际划联龙舟世界杯
6月21日,2023年国际划联龙舟世界杯,首次在龙舟运动发源地屈原故里秭归举行。
来自印度、伊朗、新加坡、美国、马来西亚等9支国际队伍和来自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中国内地的6支队伍,共15支队伍参赛。本届龙舟赛开幕式以中英双语主持,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步传播。
自1979年起,秭归每年端午节都会组织举办龙舟赛。1992年,秭归举办首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龙舟拉力赛,让秭归龙舟走向世界舞台。
第十四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
9月16日晚,第十四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在宜昌开幕。
本届旅游节以“绿色长江 壮美三峡”为主题,包括五大类18项活动,线上线下参与人数突破5000万人次,活动覆盖地区及人数均达历史之最。
自2010年起,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以“每年轮办”的形式,由湖北省人民政府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已成为全国知名文化旅游节品牌。
年度故事
找到那个头破血流的年轻人
今年7月24日凌晨1点43分,在宜昌市云集隧道里,发生了一场小事故。
一个年轻人骑电动车摔了一跤,事故让他磕破了眉骨、下巴和膝盖,加上凝血功能障碍,他正不断失血。他血淋淋地爬起来,走回了出租屋,躺上床准备等死。
这个名叫邹诚俊的年轻人在3月查出患有烟雾病,这种病会导致脑出血、脑梗死、偏瘫、癫痫,甚至死亡,他的大脑动脉狭窄,双侧血管都已经闭塞,眩晕只是征兆之一,随时可能病发。烟雾病无法治愈,只能延缓病情,每10万人中只有3到4人会患此病。
宜昌市交警支队西陵大队在当天凌晨1点46分接到报警电话,随后民警张星、辅警唐文正和代圣杰3人接警抵达现场。一辆白色的电动车横在地上,车钥匙还插着,但人不见了,只留下两摊血迹,两米远处有个头盔。
出租车司机冉明和乘客杨海云经过云集隧道时,被电动车压着的人从车窗一闪而过。杨海云跟冉明商量,调头回去救人,生命要紧。
交警徇着监控和血迹,终于在凌晨找到了邹诚俊的出租屋。3点22分,邹诚俊被送到医院。
宜昌西陵交警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发布了那次深夜救援的经历。评论区里,全国各地的网友接力留言,要给邹诚俊捐款。有人翻到了他的社交媒体账号,成百上千条私信涌了进来。
有人捐了1万元,要帮他约北京的医院。
有人捐了100元,说自己失业快1年,生病时也给兄弟交代过后事,“能理解你那种心情”。
有人捐了6.66元,留言说:“自己负债几十万,一点心意。好好活下去。”
一位刚毕业的大学生转了20元,说“希望不要嫌弃”。
有个小孩捐了自己卖废品积攒的50元。
有人在为凑不上律师费诉讼费发愁,捐了10元,说“你更需要”。
直到今天,仍有人在打听他的消息。几千双陌生的手托着他,要把他送到更大、更好的医院去。
年度文旅
今年,宜昌持续打造“名人带你游”品牌,邀请汪周雨、蔡文静、熊明霞、简自豪、余庆伟等名人推介宜昌,全网传播量4935万,话题“来宜昌就好”传播量达9151.9万。
房琪、冯提莫、房谋杜断、芥末等多位网络达人来宜打卡,全网传播量2亿+。宜昌多条旅游线路入选长江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向全球推介长江旅游、宜昌旅游。
欢起·海豚音乐节、稻花香群星演唱会以及林志炫、海来阿木、薛之谦等个人演唱会,引爆城市新消费。城市形象歌曲《楚风宜昌》唱响宜昌。
1-11月,宜昌共接待国内游客10497.98万人次,同比增长37.54%;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061.53亿元,同比增长43.02%。预计全年接待国内游客可突破1.1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突破1100亿元,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均创历史新高。
年度文艺
新编历史话剧《屈原》首演
3月15日晚,新编历史话剧《屈原》在武汉洪山礼堂重磅首演。
话剧《屈原》取材于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生平事迹。千百年来,屈原上下求索的奋斗精神,爱国爱民的质朴情感,坚守理想信仰的高尚品格,以及变法图强、敢于斗争的创新精神,成为彰显中华文明内核的重要元素和关键基因,具有穿透历史的时代价值。
“我们要让屈原成为宜昌永恒的文化地标,把宜昌打造成屈原文化的权威阐释地、标准制定地、活动聚集推广地。”宜昌市委宣传部负责人表示,该剧已入选文旅部2023-2025舞台艺术创作行动计划和2023年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并获得2023国家艺术基金、省文艺精品、省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扶持,圆满完成北京、上海、武汉等地展演。
第39届“青春诗会”牵手诗歌之城
12月16日,由《诗刊》社、湖北省作家协会、宜昌市委宣传部联合举办的第39届“青春诗会”在宜昌“长江艺术小镇”开幕,来自全国的青年诗人、知名学者等应邀赴会。
《诗刊》社主编李少君发布“青春诗会”入选诗人名单,并表示此次在屈原故里、中国诗歌的源头之地举办第39届“青春诗会”,是对中国诗歌传统的朝圣和致敬,也是《诗刊》社与“中国诗歌之城”宜昌共同打造的诗歌盛会。
本届“青春诗会”共收到参评稿件769份,最终确定了参加第39届青春诗会的15位青年诗人,其中年龄最小的23岁,8位“90后”,1位“00后”。
2024,宜昌等你。
![]() |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