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讯(记者叶飞艳 通讯员马瑞晨)一针一线,勾勒出汉绣戏衣的楚风汉韵;一布一染,描绘出植物染的匠造之美。目前,“楚韵新绣·织染芳华”非遗服饰展正在汉口文化体育中心展出,集中展出汉绣、植物染服饰以及非遗文创作品共70余件,这些展品由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设计制作,武汉纺织大学非遗作品也参与展出,以实物陈列、图文解说和场景展示的形式带观众沉浸式领略传统工艺之美。
纺、染、织、绣,传承千年的技艺凝结着生活的智慧,承载着人们对美的感知和对大千世界的思索。荆楚地区的纺织业、刺绣工艺和染色技术历史悠久,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背景孕育出了多姿多彩的服饰文化。“楚韵新绣·织染芳华”非遗服饰展由江汉区人民政府主办,江汉区文化和旅游局、武汉纺织大学·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汉绣)、江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展览分为梨园华裳、楚天锦绣、青出于染、古韵新生四个板块,既有浓墨重彩的汉绣戏衣、自然雅致的植物染服饰,也有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创新作品。
步入展厅,各种传统戏曲演出时角色的服饰格外抢眼,配色富丽堂皇。这些戏衣是汉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任本荣、剧装戏具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姜成国的作品,每一件都是传承人的珍藏。据介绍,汉绣戏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绣的特色品类,与同样孕育自江汉平原的汉剧相伴相生。
除了传统的汉绣戏衣,汉绣的创新之作也有体现。汉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子怡创作的汉绣旗袍、汉绣新娘礼服套装观之精美绝伦,传统工艺融入现代时尚,更添了几分灵动浪漫。
以苏木、五倍子、茶叶为染料制作的马面裙,以蓝靛、石榴皮为染料制作的丝绸编织长裙……传统植物染料染色技艺为湖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植物染服饰采用天然生长的茶叶、花卉水果等作为原材料,染出来的颜色柔和雅致,赋予服饰以色彩与灵魂。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特别展出了传统植物染料染色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黄荣华联袂“生活在左”品牌推出的非遗植物染服装系列,这些服装还参加过中国国际时装周走秀,中国传统染色结合时尚的设计,看起来别有一番韵味。
“楚韵新绣·织染芳华”非遗服饰展将持续至6月30日,市民可免费前往参观,领略非遗服饰的独特魅力。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