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5月11日电 (陶辉 刘小海 汪佩)5月9日,第八届中国红安老君眉茶文化节品牌推介活动如约而至,这是为武汉黄冈商会企业家们组织的专场活动。老君眉生产商与来自商会成员企业领导人欢聚一堂,品茶韵、叙茶缘、论茶道、商茶事,共享茶文化带来的魅力,探讨市场,商洽合作。
八年之约:浓浓乡谊满江城
武昌巴山夜雨大酒店曾是武汉新茶馆发展的肇始之地。时隔八年,老君眉茶故地重游,再次在武汉这个全国著名的茶叶集散地,一展芳容。
活动现场,茶艺表演等原创文艺节目你方唱罢我登台,好不热闹;茶艺师煮水烹茶,评茶师品鉴分析,让人目不暇接。
时隔八年,故地重游,红安县老君眉茶场场长武世化感慨良多。他介绍,2016年,老君眉首届江城会召开,开启了老君眉茶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8年里,在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老君眉企业发展势头迅猛,以老君眉为龙头的红安茶产业链,也取得了令人欣喜的进步和成长。同时,老君眉茶以及红茶其他茶产品,都需要更广阔的市场,去获得更好的收益。
“武汉是中国最大的茶叶集散地之一,这里也将是老君眉走出大别山,挺进更大市场的必经之地。”武世化说。
文坛助力:妙笔齐赞老君眉
在这次品牌推介会上,红安县林业局局长黄丛发为第八届红安老君眉杯征文大赛揭晓获奖作者及奖项。
大赛组委会介绍, 本次征文自2024年3月1日起,至4月30日截稿,共收到555名作者投稿600余篇。经过综合评选,10件作品获一二三等奖,其余545件作品分获“入围奖”和“优秀作品奖”。
老君眉茶友会召集人周刚,他也是本次大赛评委会的主席。据他介绍,红安老君眉森林有机茶,已经具备高端名茶的一切物质基础。作为大别山优质生态的结晶,老君眉完全能够成为一个“小而美”的生态精品,要打造这样一个精品,就需要建设独特的文化来匹配这个目标。
据老君眉企业文化负责人介绍,本次活动所有品牌原创节目,都是老君眉茶友的作品。今后老君眉将不断加强茶友会的建设,不断开展以茶会友为主体的文化创作活动,让老君眉的品牌力量得到更大的彰显。
茶界争先:好山好水出好茶
红安地处鄂豫两省交界,日照充足,雨水丰沛的环境使茶树茁壮成长。
“极佳的生长环境,为我们的茶提供了天然的温床。”红安县老君眉茶场场长武世化说,茶园基地位于老君山核心产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8%,茶园依山势而建,分布于海拔600至800米的山间,生态环境保护完好。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倪德江介绍,高海拔地区生长的高山绿茶,茶树的病虫害极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丰富,红安老君眉具有“香高、色绿、味醇、形美”的特点。
红安县种茶历史悠久,是全省五大优势产茶区之一,也是鄂东大别山优质绿茶主产区。从上世纪90年代,红安县就与华中农业大学合作,聘请专业教授为技术顾问,指导茶产业发展,融合红安传统制茶工艺与现代科研技术。
20余年的光阴,一代代专家与红安茶人接力研究老君眉茶。老君眉先后获得了湖北茶行业先进企业、湖北省用户满意产品、第17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
2022年,老君眉茶场在科技成果转化、湖北省星创天地、科技小巨人等多个方面受到表彰,成为推动湖北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引擎。老君眉茶通过挖掘品牌文化,创新品牌活动,推进品牌培育,不断提升品牌形象。2023年,老君眉茶成功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强茶助农:茶产业综合产值超10亿元
今年红安春茶生产态势喜人。目前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到7万亩,茶产业综合产值超过10亿元。投资8,000万元的老君眉茶文化产业园1期2期工程顺利竣工并投入使用。老君眉茶场发展成为全省最大的单体有机茶生产企业,被授予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湖北省行业细分领域隐形巨人培育企业。
据介绍,2022年,老君眉茶产业联合体被评为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在此基础上,红安县茶叶协会今年在老君眉茶文化产业园正式成立。通过发展“老君眉+”,联合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市场主体,共同推进全县茶产业链建设。
同时,推进新业态融合发展。2023年,老君眉茶文化产业园成功申报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红安县红色文化研究会也即将落户产业园,目前已完成项目建设初评等前期工作。通过引入文旅、研学、教培等项目,推动老君眉茶产业跨界融合发展。
“我们每年开展茶产业技能人才培训和鉴定,培育一批有技术、懂管理、会经营、善创新的茶行业技术队伍,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红安县茶产业链负责人介绍。(完)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