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5月15日电 (程思 文雅 许华轰)“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近年来,湖北通山县坚持把职业教育作为促转型、强县域的重要支撑,努力优化职业教育的办学环境和办学质量,使职业教育逐步向贴近学生、贴近岗位、贴近就业转变发展。
“左手扶木、右手持刀,双眼紧盯木质坯胎,抬手将木坯上的突起之处用刻刀削去……”在湖北通山县职教中心法治广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山木雕第五代传承人成希正在认真的向学生讲解木雕技术。
成希原来也是职业学校的一名学生,之后出师到武汉一家明清家具厂专门从事雕刻工作,镂空、双面雕等各种技艺掌握得炉火纯青。为传承通山木雕技艺,湖北通山县职教中心成立了木雕社团,并聘请成希到木雕工作室授课。“很荣幸来到我们学校任教,把我所学的教给学生们,让他们也有一技之长,也能推动他们就业,在社会上做出一些贡献。” 成希说。
“我爷爷是一个木匠,我从小也很喜欢画画,在传承了爷爷的木匠技艺之后,我把两者结合在一起,才有了今天这样的艺术品。”学生朱涵一边介绍同学们制作的专利作品“风景小夜灯”,一边讲述她的故事。
据悉,2024年的职教活动周聚焦主题“一技在手,一生无忧”,通过技能大师进校园、演讲比赛、各种体育赛事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展示学校职业教育成果,提升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度和认可度。
“直播带货属于我们专业的实践课程,自愿报名参加,然后学校会从报名的人中选一批出来学习。”来自该县职业教育中心电子商务专业高一的学生戴美婷性格活泼外向,声音洪亮。在活动周成果展上进行现场直播时,她有条不紊地介绍着手里的产品,对于未来规划,她坚定地说:“我喜欢直播带货,以后也想朝着主播方向发展。”
现场制作3D动漫、数控技能、智能财税、茶艺、电子信息……在活动展区, 一项项专业的职业技能吸引不少参观者纷纷驻足观看,展区优秀毕业生的成长历程和职业发展,也更加坚定了戴美婷选择职业教育的信心。
近年来,通山县主动融入省市发展大局,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探索“见苗浇水、精准滴灌”式培养路径,培育了一大批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为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完)
【编辑: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