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荆楚各地
湖北通山:枇杷飘香引客来 农旅融合富乡村
中新网湖北
2024年05月19日 16:32
2024年05月19日 16:32 来源:中新网湖北
分享到:

  中新网湖北新闻5月19日电  (程思 唐成)“五月江南碧苍苍,蚕老枇杷黄。”5月19日,在湖北通山县大畈镇龙隐山风景区广场,第六届通山大畈枇杷旅游节热闹开幕,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来打卡品尝。

  随着文艺表演结束,现场绽放起五彩礼花,枇杷节的热烈氛围愈加浓厚,风景区广场上早已热闹非凡,一个个展台前堆满了黄澄澄的枇杷,围满了正在询价的游客。据悉,今年的枇杷收购价格视水果等级而定,小果每市斤5元左右,大果每市斤6元左右。

  “这颗有一两八以上,这颗有一两五以上,这三颗枇杷大约有半斤重。” 大畈镇隐水村枇杷种植大户李七松种植了800多亩枇杷,近日陆续进入收获季。

  李七松介绍,随着标准化管护水平越来越高,枇杷的产量和品质也越来越好,加上今年天气好、肥水足,他的枇杷产量比去年番了一翻。“今年预计有4万来斤 ,照今年的市场行情来看,收入应该有30多万元。” 李七松一边摘枇杷,一边算账。

  通山种植枇杷最早可追溯至明清时期,距今已有四百余年。因地处幕阜山脉腹地,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土壤富含微量矿物质元素,为枇杷种植提供了优质气候条件和得天独厚生长环境。通山产出的枇杷,果大味美、汁多肉厚,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大畈镇党委书记徐良开介绍,大畈镇枇杷产业种植面积已达2.4万亩,全镇种植的果农已经达到了3200余户,每户预期年增收可达到1万元以上。

  为了进一步加快建设特色农业产业供应链,通山县推行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农户+销售网络的“四+”模式,打造农产品供应链平台,打通“消费品下行、农产品上行”双向运行堵点,助推农业企业走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之路。“大畈枇杷”也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农产品地理标志”,“隐水洞枇杷”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成为通山的“金字招牌”。

  近年来,通山坚持统筹发展全域旅游,作为富民强县的明星产业、特色经济增长极的通山枇杷产业,其长足的发展势头和强劲的辐射带动,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村富余、农民富足。(完)


【编辑:刘莉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