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荆楚各地
从“打码头”到“做港口”——武穴打造大别山区出海口
湖北日报
2024年05月21日 08:59
2024年05月21日 08:59 来源:湖北日报
分享到: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毅 柯利华 通讯员 雷世达 耿文辉

  从武汉向东约160公里,奔涌的长江突然收束,在北岸冲刷出一座深水良港,这里就是武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规划的水运重镇。

  1876年,广济县武穴码头开埠,迅速成为商贸胜地,人称“小汉口”。

  1987年,千年广济更名武穴市,开启转型工业城市的历史进程。坐拥水运优势,以广济药业、祥云股份为代表,一批优秀工业企业加速成长。

  今天,面临全省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打造新时代九省通衢的发展机遇,武穴怎么干?“从‘打码头’到‘做港口’,以港为媒,以港聚产,链接京九铁路和黄金水道,打造大别山区的出海口。”武穴市委书记胡昊说。

  从送客百万到运货亿吨——

  码头文化推动城市转型

  “高峰时,买船票的队伍有几百米长。”说起当年,武穴市交通运输局总工吴霄记忆犹新。

  上世纪后半叶,轮船是长江沿线主要的客运方式。因水深条件好,从武汉到安庆,武穴是绝大多数客轮唯一停靠点,高峰时有10多条航线,年发送旅客达百万人次。

  随着铁路和汽车兴起,客轮逐渐式微。2003年,最后一班普客班轮驶离武穴。曾经喧闹着汉腔吴语的候船大厅,成了儿童溜冰场。店铺林立的老街,也变身为游人如织的滨江公园,只留下一尊巨型船锚雕塑,还在诉说着过去的老时光。

  然而,敢闯敢拼的码头文化已深入武穴人的骨髓,推动着他们追逐时代浪潮,建立起一个个响当当的工业企业。

  1991年,时任广济制药厂厂长何谧前往莫斯科,将当地专家和他的实验菌种请回武穴。经过3年多的刻苦攻关,广济制药成功转化生产维生素B的顶尖技术成果,成为业界翘楚,并于1999年成功上市。

  祥云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胡华文身上也有这种闯劲。2000年,33岁的他通过竞争上岗,执掌公司帅印。1年扭亏,3年再造一个祥云,他兑现了自己的承诺。2022年,祥云股份成为黄冈首家产值过百亿的工业企业。

  “这些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码头带来的便利和成本优势。”吴霄说,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广济县就将县城从北部山区南迁至江边。当客运码头逐渐走衰,一个又一个企业自建的货运码头取而代之,阵列于长江沿岸。

  2018年以来,武穴加大码头整合力度,54个码头减少到13个,常年停靠5000吨以上船舶的高桩泊位却增加到7个,装载能力大大增强。2023年,武穴港口吞吐量首次超亿吨。

  从服务自己到服务他人——

  码头“进化”成多式联运港口

  亮丽的数据背后有隐忧。“运出去的货物占总量的90%,说明港口的作用远远没有得到发挥。”胡昊说。

  当年,武穴各家企业为了抢占最好的岸线资源,争相跑马圈地。好不容易“打”出来的码头,哪里舍得给别人用?没有足够的公共资源,武穴港对外服务能力大大受限,也压缩了本地企业的发展空间。

  2023年6月9日,武穴港区铁水联运项目的开工,标志着为我所用的码头终于进化为服务他人的港口。“这将是京九铁路在长江北岸首次与黄金水道实现硬联通。”武穴港区多式联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郭睿说,项目包括含6个泊位的综合码头和连接京九铁路栗木站的18.37公里疏港铁路专用线,总投资约36亿元,力争明年年底提前建成投用。

  “布局铁水联运项目,不只为降低黄冈本地的物流成本,更重要的是打通包括豫东南、皖西南在内整个大别山地区的出海口,为促进双循环尽一份力。”武穴市委、市政府胸襟开放、态度鲜明。

  项目开工仪式上,河南省潢川县的嘉宾前排就座。“我县拥有粮食、羽饰、禽肉等优势产业,每年有近千万吨货物出口,从铁路经武穴入江转海,运输成本可降低20%。”潢川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声华说。

  投资100亿元、占地6000亩的铁水联运物流园也已启动可行性研究,主要布局冷链仓储、物流中转等功能。海南澳斯卡粮油、山东高速轨道等两头在外的大宗物资加工项目,早已盯上这块宝地。

  企业也在往服务转型。建材企业民本集团创办民本易联公司,立足自身庞大的货运量和码头资源,打造面向全社会的船运服务平台,去年3月上线运行,目前已有认证船舶1200余艘。“码头、货物、船舶、配套服务,只有通过平台公司整合,才能发挥港口的最佳效能。”公司总经理张绪剑说。

  从赚低端钱向产业中高端延伸——

  港产融合展布产业新局

  用经营港口的思维经营产业,武穴构建现代化港口产业体系的步伐开始加速。

  2023年12月22日,湖北省智能化新能源船舶产业园在武穴龙坪镇开工。该项目总投资100亿元,主要经营新型船舶制造、传统船舶改装、船用配套和海洋工程装备等,已列为省级重点项目。

  产业园采取先进的供应链模式,园区提供压铸、涂装、船台等基础服务,企业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投资,提高生产效率,目前已有大连金海、百船能源、欣旺达电子等多家企业签约入驻。“达产后,每周将有一条万吨级新能源船舶下水,预计年产值可达100亿元。”项目建设现场,龙坪镇镇长李瀚高兴地说。

  “企业的发展理念也在明显转变,从依靠水运优势赚低端的钱,转为主动构建供应链,整合资源向产业中高端延伸。”武穴市市长查俊说,该市每年列支不少于5000万元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加快转型,促进新质生产力成长壮大。

  4月16日,中化学新祥云新材料产业园工地上,桩机林立,施工正酣。该项目由央企中国五环与祥云股份共同投资255亿元建设,包括磷化工、氟化工和煤化工三大板块,将彻底改变祥云股份的产业格局。

  传统建材产业发生蝶变。国鼎华明公司与华东理工大学国家超细粉末工程研究中心合作,产品从砂石骨料跃升至食品级纳米碳酸钙。民本集团深耕氧化钙,产品远销非洲。

  “我们将紧紧抓住港口核心优势,在湖北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枢纽中找准定位,努力实现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胡昊表示。


【编辑:裴春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