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绽放艺术之光
——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综述(上)
全媒体记者 刘睎菁 杨洋
襄阳古城,千年文脉,今朝再续艺术华章。
在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文化的城市里,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如期而至,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古城的文化版图上,绽放耀眼的艺术之光。
6月12日至17日,来自全国各地的7400余名师生集结襄阳,走进“大艺村”,聚焦“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主题,以各自独特的方式诠释艺术,讲述祖国波澜壮阔的发展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展示美育硕果,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献礼。
琴声悠扬、舞姿翩跹、戏剧精妙、书画飘香,传统与现代元素相互交融,东方与西方艺术相互碰撞……
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是我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大学生艺术盛会,首次在非省会城市举办,是襄阳人民的荣光。
群英荟萃 盛况空前
奏响青春最强音
“古城千载秀,今日更风流。”6月12日晚,华中农业大学襄阳书院体育馆流光溢彩,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的序幕正式拉开。
富有民族特色的黎族舞蹈、散发着热情的东北秧歌、韵味十足的豫剧……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代表团的大学生们穿着节日的盛装,尽情展示各自的特色,以青春的名义向祖国母亲告白。
伴随着《青春的海洋》旋律响起,青春之声响彻古城内外。
这几天,气势磅礴的交响乐演奏、激情洋溢的戏剧朗诵、动感十足的舞蹈表演、余音绕梁的歌曲合唱依次上演,年轻的艺术家们用自己的才华和汗水,为观众们带来了一场场视觉与听觉的饕餮盛宴。
听——
声乐专场里,全国55所高校的2100余名学生带来88首作品,在古城襄阳唱响青春之歌、文化之歌、民族之歌。
四川音乐学院带来的作品《让世界欣赏》,不仅穿插原生态唱法,还加入爵士鼓点伴奏,向全世界展示了大学生的青春风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带来的作品《舟中晓望》,根据襄阳诗人孟浩然的同名山水田园诗创作而来,通过古诗新唱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山西大学的作品《我的自白书》,革命烈士坚贞不屈的形象与震撼的旋律融为一体,催人泪下……
看——
舞蹈专场内,来自全国各地的61所高校的1800余名学生,以舞为笔,以身为墨,用灯光艺术与形体语言共同书写青春的辉煌与梦想。
一把油纸伞,一梦是江南。上海戏剧学院带来的群舞《江南》,婀娜曼妙的舞姿,如流水般轻盈灵动,举手投足间尽显江南风韵;广西艺术学院带来的群舞表演《幸福跺跺脚》,25位身着壮族服饰的女孩,在舞台上欢快地跺脚,流露出对幸福时代的感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群舞表演《长城长城》由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的25名听障学生和4名手语指挥共同完成,磨砺3年后,震撼的演绎让在场观众激动万分……
品——
北京大学民乐团演奏的《太阳颂》,以深挚的情感和磅礴的气势,展现了华夏儿女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壮阔生命力量;湖南大学的原创作品《乐游中华》融合民乐与管弦乐,以传统民族乐器点缀其间,点面结合地勾勒出秀美的江南、绮丽的敦煌、朦胧的西南、苍茫的陕北、恢宏的中原,让观众连连惊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管弦乐合奏《节日序曲》中,唢呐一响,“掌控全场”……
或大气磅礴,或婉转悠扬,或催人奋进,或具民族风情……器乐专场里,来自北京大学、浙江音乐学院等40所高校的2400余名师生演绎一首首经典曲目,令人陶醉。
悟——
共和国第九烈士陈毅安、“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飞天嫦娥”王亚平、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屠呦呦、歼20战机的总设计师杨伟……同学们通过校园短剧、音乐剧、小品、朗诵等多种艺术形式,向英雄、楷模致敬。
戏剧朗诵专场,全国各地大学生聚焦英雄光辉瞬间,定格身边感人时刻,以青春的视角,讲述一个又一个动人的中国故事……
百花竞放 精彩纷呈
以美育人成果丰
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自2004年开始,每三年举办一届。本届全国大艺展现场展演由教育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湖北省教育厅和襄阳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
此次艺术盛会,是绚丽青春与千年古城的美好“襄”遇,是对新时代全国高校美育工作成果的生动检阅,更是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激情动员。
6月13日,全国学校美育工作推进会在襄阳召开,湖北省教育厅、四川省教育厅、中央美术学院、天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总结交流推进学校美育改革发展的新经验新做法,对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进行深入思考和实践探索。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艺术院校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在教育教学、艺术创作、学术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全面浸润美育。”全国高校美育教指委主任委员、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说。
“有方向、有思路、有举措、有方法、有创新、有亮点。”高校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报告会上,全国93个高校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一一亮相,与会专家对各校案例进行现场评议,全国美育教育百花竞放、硕果满枝。
57个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286件艺术作品……
作为集中展示高校美育成果、转化和表达学生艺术创意理念的互动平台,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暨艺术作品展览现场人头攒动,观众们纷纷被众多具有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教育特点的优秀传统艺术项目所折服。
在这里,艺术与古城交融。
艺术作品展览展区入口处是一段特殊的“古城墙”,55所参展高校的校徽齐聚于此。背景墙是一块块“墙砖”,高校的校徽挂在“城墙”上,寓意着本届大艺展全国高校汇聚在美丽的古城襄阳。
在这里,艺术与科技辉映。
战船、走舸、帆船……近十种木质船型在湖北文理学院“襄船”木艺传承与创新艺术实践工作坊展出,在3D打印技术的辅助下,古老木船技艺与现代创新相结合,彰显了传统工艺,展示了现代设计的独运匠心。
矫健的舞步、有力的叩击、多变的阵型……在汉凌舞启——英歌舞实践工作坊,伴随着阵阵锣鼓声和呐喊声,一群画着脸谱、手拿舞槌的英歌舞表演者闪亮登场,英勇豪迈的气势瞬间点燃全场。
“在本届大艺展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展示中,我很高兴看到艺术与生活相融,与各学科相融。比如青瓷、泥板画、榫卯木艺等,都来源于生活。”福建省美育研究院胡泊教授对此次展出给予极高的评价。有的大学将中医药文化、工程设计等融入其中,最终形成了艺术与科技融合的优秀实践,体现了广大学子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美美与共 影响深远
艺术之美润古城
三百九十里汉江精要,两千八百年古城遗韵。襄阳曾是金戈铁马、群雄逐鹿的“天下第一城池”,也是风云际会、卧虎藏龙的文化高地。
连日来,参展师生在襄阳大地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用脚步丈量,以歌舞作笔,走访襄阳市博物馆、古隆中、襄阳古城、唐城、米公祠、襄城区尹集乡姚庵村、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一三工厂、东风试车场等地,感悟文化传承生生不息,感受产业发展强大脉动,见证乡村振兴勃勃生机。
在襄阳古城管家巷,桂林医学院、贺州学院的学生踊跃参演历史文化短剧。随着“咔”的一声,大学生们瞬间入戏。“我刘备,我关羽,我张飞,在此结为异姓兄弟……”演罢,他们冲着镜头兴奋“比心”。
智能、匠心、震撼!大学生们交流着彼此的见闻感受,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变得更加鲜活、生动!
古城墙下,汉水之畔,无数展演学子以歌会友、以舞抒情,在悠扬的旋律中共鸣。
6月13日晚,清华大学学子与新疆艺术学院学生在舞蹈展演后台共舞,在一阵阵欢呼声中碰撞出一个又一个青春的火花。“很有幸与新疆艺术学院的同学相遇,和他们同跳一支舞,感到特别快乐,感觉这一刻真正体会到了舞蹈最纯粹的同频共振。”清华大学舞蹈队参演学生王艺晓说。
大美之艺,以美化人;向美而行,以美育人;美美与共,并肩未来。
伴着大气磅礴的旋律,此次大艺展闭幕式在全体演员合唱《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中圆满落幕。高校的旗帜在体育馆中挥舞,场内欢呼声此起彼伏,现场成为一片欢乐的海洋。
长沙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副院长曹静表示,本届全国大艺展首次在非省会城市举办,让我们认识了历史文化名城襄阳,愿中国高等学校美育工作在美育浸润行动的赛道上再创辉煌。
“这里的天气特别好,每天训练完后都能看到襄阳美丽的夕阳,吃到当地特色的牛肉面,参加此次大艺展,我感到非常满足,也希望襄阳越来越好。”南京艺术学院学生王琛说。
这是一场青春的盛会!这是一场艺术的盛会!这是一场友谊的盛会!
襄阳,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凭借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氛围,为这场艺术展演活动提供了最佳舞台。
共襄青春盛宴,不负艺术之约。
精彩,还在继续……
【编辑: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