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6月19日电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如何转型是目前茶行业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我认为要从年轻化,具备快捷、便利的角度去思考,从口感及产品组合结构的丰富性角度去思考,从不同人群对环境要求的差异化角度去思考,从丰富传统茶叶产品风格及系列的角度去思考。”6月18日下午,武汉金盏玉叶茶文化有限公司内,区人大社会委专家咨询组成员、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张清海,正在以“鉴于茶行业就业创业趋势分析,传统茶店向现代茶店转型升级的实践及思考”为题进行分享交流。
张清海工作室是湖北省首家涉及评茶员、茶叶加工厂、茶艺师职业全等级认定的机构,总考评约4000人次。他长期致力于中国茶文化传承和研究并带徒传技,累计培训相关从业人员15000余人次,为湖北省乃至全国茶产业输送了大批优质技术技能人才。他还经常带领从业人员深入全国各茶产区一线进行实训教学,参与人数达2000余人。
当日,张清海带领与会人员实地参观工作室,分享其在茶行业就业创业方面的探索,提出茶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存在的困难及问题,并结合多年工作实践提出传统茶店向现代茶店转型升级的前瞻性思考。张清海的分享引发了与会人员的热烈讨论,大家从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深化文化赋能、促进产业转型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茶叶的受众非常广泛,从业者也不少。”区人大社会委专家咨询组成员,华中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湖北自媒体协会会长吴志远建议,要深度开发挖掘茶文化,提升茶叶“含金量”,做强做大茶产业,为武昌劳动者带来更多的就业创业机遇。
“传统茶业的转型升级,关键在于带动年轻人来喝这杯‘中国茶’”,郭晨曦是区人大社会委民生视点观察站的负责人,也是茶产业的具体从业者,她认为发展茶产业需要与时俱进,满足当下消费者对中国茶文化的兴趣和需求。
就业是民生之本,技能是就业之基。本届以来,武昌区人大高度重视就业工作,通过开展执法检查、跟踪督办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等多种方式持续发力,同时以“职业技能培训”为“聚焦点”,多次组织视察调研活动,助推武昌区稳就业保就业这一最大的民生工作不断走深走实。
为进一步活化专题研学形式、实化分享交流内容,本次活动将研学分享交流与督办2024年度武昌区民生实事事项——帮扶就业创业办理工作相结合。会上,区人力资源局负责人从强化政策落实、强化技能培训、强化招聘服务等方面汇报有关工作。截至5月底,武昌区城镇新增就业11240人,组织“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线上线下招聘会26场,开展各类就业创业培训4650人,各项目标完成情况均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
社会建设领域宽广、内涵丰富,学习是永恒的主题。武昌区人大社会委以打造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专委会为抓手,积极探索依法履职新途径,持续开展“专题研学分享交流”活动、充分发挥专家咨询组作用。2022年至今,已围绕人大社会建设工作、基层社会治理、劳动就业保障、养老服务等社会热点开展“专题研学分享交流”11场次,为社会委委员、专家咨询组成员搭建信息互通、学习互促、经验互鉴的横向交流平台,达到了互相学习、资源共享的目的。下一步,区人大社会委将继续在拓宽履职渠道、丰富履职内涵、强化履职担当方面下功夫,为专委会高效能履职注入更加强劲动力。(完)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