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荆楚各地
大艺展,美育成果的大检阅
襄阳日报
2024年06月21日 11:11
2024年06月21日 11:11 来源:襄阳日报
分享到:

  六月的荆楚大地,夏花绚烂,生机盎然。6月12日至18日,由教育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襄阳举办。这是绚丽青春与千年古城的美好“襄”遇!来自全国200余所高校的7400余名大学生,呈献了一场精彩的艺术盛宴。

  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是我国目前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教育强国建设和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开局之年。本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以“厚植家国情怀 涵养进取品格”为主题,是新时代全国高校美育工作成果的大检阅,也是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一次总动员。

  一堂丰富多彩的思政课

  在一周的时间里,7400余名大学生齐聚襄阳,参加了声乐、器乐、舞蹈、戏剧朗诵专场演出,艺术作品展览、艺术实践工作坊展示和社会实践活动。

  在戏剧朗诵专场,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带来音乐剧《国之当歌》,它讲述了抗战期间作曲家聂耳和戏剧家田汉从相识到相知,直至共同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故事。“剧中,聂耳刚刚归国时,23岁左右,跟我年纪相仿。他和田汉非常爱国,又敢于挑战自己。我们希望通过艺术形式,展现他们的家国情怀以及不服输的精神。”在排练的过程中,饰演聂耳的大学生孙震林深受感染,深知自己作为一名大学生所肩负的责任。

  “此次受邀参加大艺展器乐专场演出,我们带来的作品是赵季平先生通过谱曲《梅花三弄》而创作的《国风》,极具民族特色和人文情怀。”浙江音乐学院青年指挥赵喆告诉记者,《梅花三弄》代表文人墨客的高洁品格,跟此次大艺展的主题不谋而合。对师生来说,参加此次活动,真正上了一堂很好的思政课。

  "灯火里的中国青春婀娜,灯火里的中国胸怀辽阔……”在大艺展开幕式上,澳门城市大学演唱的《灯火里的中国》,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希望通过这首歌曲,传递出澳门大学生对于祖国的热爱之情。”澳门城市大学艺术团合唱团音乐总监及指挥陈家豪说。

  在大艺展闭幕式上,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原创土家族男子群舞剧目《铜铃魂》精彩亮相。湖南师范大学教授王光辉介绍,他们挖掘出湖南省非遗项目湘西土家族“八宝铜铃”舞蹈语汇,并融合土家族“摆手舞”等舞蹈元素,创编了这支舞蹈,借以表达土家族人世代追求和平、幸福的美好愿望。学生们在排练中,对土家族人不畏艰辛、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有了更多的感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作品《舟中晓望》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北京大学民乐团演奏的《太阳颂》展现了华夏儿女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壮阔生命力量;集美大学《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讲述的陈祥榕烈士的故事感动了每一位观众……一个个精彩的节目,无不彰显新时代大学生热爱祖国、捍卫梦想、坚毅执着的家国情怀和进取品格。

  大学生艺术展演是艺术的盛会、美育的盛会、青年的盛会。20年的坚守与成长,使艺术展演成为我国高校美育的闪亮名片,成为青年大学生心之向往的美育殿堂,为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注入了全新活力,为高校人才培养作出了独特贡献。

  一堂激情四射的艺术课

  展演期间,在襄阳昭明台、古隆中、唐城、古城墙、襄水源生态公园等各个景点,市民总能偶遇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大学生们或即兴起舞,或放声歌唱,或激情演奏,为襄阳古城增添了青春与活力。

  中央民族大学的学生从昭明台舞到管家巷,他们带来的《大河之子》尽展刚毅与坚韧,市民直呼“太帅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行进管乐团不仅在开幕式外场激情演奏《我的祖国》,还来到襄阳古城表演“快闪”,引得过往行人驻足观看;内蒙古科技大学的大学生在唐城跳起了极具民族特色的蒙古舞,游客们也忍不住加入进来。现场观众纷纷表示:“朝气蓬勃,感受到了青春的活力”“最接地气的舞蹈,跳得热血沸腾”“艺术就是要展示在街头巷尾、田间地头”。

  矫健的舞步、有力的叩击、多变的阵型……6月16日傍晚,在襄城管家巷,伴随着阵阵锣鼓声和呐喊声,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的同学们身着传统服饰,手舞英歌槌,演绎了精彩的英歌舞,赢得市民和游客的阵阵喝彩。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林正灏说,2006年英歌舞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学校开设有英歌舞的美育课程,“我们要把英歌舞传承下去,让全国人民了解它、爱上它。”

  湖北文理学院充分发挥襄阳地域文化资源优势,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美育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各环节,以美育浸润学生。战船、走舸、帆船……近十种木质船型在湖北文理学院“襄船”木艺传承与创新艺术实践工作坊展出。“本次展览,我们运用3D打印技术辅助传统木艺,提升了制作作品的效率与精度。”“襄船”木艺传承与创新艺术实践工作坊负责人柴晶说。

  为了让7400余名师生更好地了解襄阳,全国第七届大艺展主办方从文化传承、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方面,精心设计了5条社会实践活动线路。连日来,襄阳市博物馆、古隆中景区、襄阳古城、唐城、米公祠、襄城区尹集乡姚庵村、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一三工厂、东风试车场、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大学生们用脚步丈量,感悟文化传承生生不息,感受产业发展强大脉动,见证乡村振兴勃勃生机。

  “我们与千年古城襄阳梦幻联动,文化的穿越仿佛具象化了,‘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舞蹈学院学生张宇航对襄阳恋恋不舍。

  一堂润物无声的美育课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艺传学院院长曹树进表示,在这次全国大艺展中,开阔了师生的艺术视野,提升了艺术理论研究水平,对襄阳市民来说是一场艺术的盛宴。

  “这些展演作品都是经过选拔的优秀代表,展示了青年学子在音乐、舞蹈、戏剧等各个方面的才华与创意。同时也可以通过艺术作品和本地的民俗结合在一起,向来自五湖四海的老师和学生展现自己的地区特色。”重庆交通大学带队老师梁红今年60岁,从第一届全国大艺展开始,已连续参加七届,“大艺展不仅仅是一个艺术表演的平台,更是促进艺术交流、展示创新和才华的机会。”

  不管是本届大艺展展演的一件件优秀作品,还是一次次社会实践活动,抑或是街头巷尾的一次即兴起舞、放声歌唱、激情演奏,都是各地各校实施美育浸润行动的生动体现。

  如何更好地实施美育浸润行动?6月13日,全国学校美育工作推进会在襄阳召开,湖北省教育厅、四川省教育厅、中央美术学院等总结交流推进学校美育改革发展的新经验新做法,对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进行深入思考和实践探索。

  湖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周静介绍,湖北省教育厅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教育、学校美育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教育部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要求,将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育人全过程,着力构建面向人人的学校美育工作体系,在全面浸润中推进美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我们充分运用四川红色文化、古蜀文化、藏羌彝文化等资源,用活都市文博馆、美丽乡村、非遗传习基地等载体,促进多学科融合,形成‘美育浸润大课堂’。同时,鼓励艺术名家进校开展专题讲座,指导艺术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记录美,积极在课堂中分享美、交流美。”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蔡光洁说。

  全国高校美育教指委主任委员、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指出,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艺术院校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在教育教学、艺术创作、学术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全面浸润美育。(全媒体记者 张丽)


【编辑:刘莉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