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推广
襄阳四十七中:劳动展“才艺” 活动亮“绝活”
中新网湖北
2024年07月02日 17:37
2024年07月02日 17:37 来源:中新网湖北
分享到:

  襄阳四十七中立足生活教育,以劳动教育为抓手,构建涵盖劳动教育、品德教育、感恩教育、家庭教育、学科融合等具有校本特色的“五育融合”教育模式。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小学低年级要注重围绕劳动意识的启蒙,让学生学习日常生活自理,感知劳动乐趣,知道人人都要劳动;小学中高年级要注重围绕卫生、劳动习惯养成,让学生做好个人清洁卫生,主动分担家务,适当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体会到劳动光荣。该校结合实际,按不同年段安排不同的劳动课程。

  我是自理小能手

  一二年级学生较小,围绕“我是自理小能手”主题,通过系列活动,对学生进行劳动意识启蒙,引导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家练习系鞋带、叠衣服、系红领巾、叠被子、整理书包等基本生活技能,养成有序整理物品的好习惯,体验劳动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朴素情感,强化学生劳动的自主意识。

  我是辛勤小园丁

  三、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些基本的劳动能力,能做简单的自我服务和家庭服务。各班级利用承包的“科学试验田”进行农耕教育。每当新学期开始,同学们便在承包的科学试验田里忙着翻土、播种、浇水、除草、捉虫……同学们在试验田里亲近泥土、认识蔬菜,了解农事,探索自然。这块块试验田,成为同学们的一方天地,他们在此感受到劳动的辛苦,种菜的不易,从而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的习惯,彰显我校劳动育人的特色。

  我是厨艺小达人

  酸甜苦辣尝尽人生百味,锅碗瓢盆奏出和谐乐章。四十七中通过开展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把“双减”政策落到实处。每学期,五年级举办“我是厨艺小达人”大赛,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动手能力和才华的平台。通过厨艺展示活动,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和健康意识,增强团队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毕业献礼

  六年的小学生活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难忘的,在毕业前夕,通过隆重而有意义的毕业典礼来展示六年来的教育成果,学校对学生进行一次感恩教育和仪式感教育,并引导学生立足今天,脚踏实地,朝着自己的理想奋进!学生借此表达对母校、父母和对老师的感恩之情。

  走进工厂

  每年秋季,襄阳四十七中组织团员和入团积极分子走进际华3542、5713工厂,沉浸式感受生产劳动,直观劳动创造财富和价值。在生产车间,军工厂劳模向师生们讲述她们对劳动、技能与人生的理解。通过观摩学习,同学们知道所有成绩的取得,靠的就是不懈努力、执着钻研的劳动精神;靠的是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靠的是脚踏实地、拼搏进取的奋斗精神。跟随榜样的足迹,开展 “追寻军工创业足迹”“汲取榜样奋斗力量”两个问题大讨论,引导学生提高认识,在新时代,科技赋能,让劳动充满挑战性。

  我为家人做顿饭

  粗茶淡饭,人间烟火。世界上最幸福的事莫过于给父母做顿饭,厨房有烟火,家里有温暖。八年级开展“我为父母做顿饭”为主题的劳动教育活动,感恩父母,融洽亲情。有的学生烙鸡蛋饼、熬小米粥唤醒父母味蕾;有的学生煮鸡蛋、煎饼、调凉菜,彰显自己一片孝心;有的学生蒸米饭、炒莴苣肉丝、西红柿炒鸡蛋犒劳下班的父母。孩子烹的是亲情,煮的是孝心,学会的是技能,诠释了“感恩教育”“劳动教育”的内涵。

  襄阳四十七中通过系列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启蒙学生劳动意识,增强学生劳动观念,培养学生劳动技能,让学生在劳动中获得快乐和自信,在劳动中懂得感恩和珍惜,受到家长及社区一致好评。

  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劳动教育特色学校、襄阳市绿色学校、襄阳市健康学校、襄阳市生态道德教育示范校、襄阳市垃圾分类示范校等荣誉。学校劳动教育活动宣传报道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媒体上发表几十篇,多名教师参加省级劳动教育示范课获奖。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协同育人机制,充分发挥学校周围科教资源的优势,将劳动教育与军工企业紧密结合,推动劳动实践、劳动研学和劳动模范进课堂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深化他们对劳动价值的理解。”该校校长文继明如是说。


【编辑:刘莉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