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江岸区
台胞寻访武汉“台味”地名街巷:同根同源的两岸默契
湖北日报
2024年07月11日 15:35
2024年07月11日 15:35 来源:湖北日报
分享到:

  台北路、高雄路、苗栗路………7月7日,海峡两岸媒体荆楚行活动走进武汉市江岸区,来自台湾媒体的记者们看到几条以台湾地名命名的道路,感到格外亲切。

  “走过台北路 高雄路 很有归属感”

  位于武汉市解放大道以北、全长2000余米的台北路,是中国大陆首条以台湾地名命名的道路。在以台北路为主轴一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高雄路、台东路、苗栗路、嘉义路、台南小路、云林街等十多条以台湾地名命名的街道交错相通。不仅如此,还有台北商场、澎湖公寓……

  在武汉街头,比比皆是的“台湾元素”,让人仿佛置身于宝岛。

  武汉市到底有多少条“台味”地名街巷?武汉市地方志专家吴明堂介绍,台湾总共有22个县市,除了基隆和南投外,其他都能在武汉道路命名中找到。

  武汉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与台湾相关的地名?吴明堂表示,台北路原名为“安定路”,寓意“安定团结”。1984年中国大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对外开放、招商引资成为当时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当地政协委员建议下,“安定路”改名为“台北路”。此后,沿街的商店、道路、社区、公园等都相应命名为与台湾有关的名称,形成台湾风情特色街区。

  而与台北路相邻的苗栗路,则是应2006年中国国民党苗栗县党部代表团来武汉交流访问时提出的建议而来。

  这样一些道路的名称,吸引了不少台胞到此工作、生活或旅游。在汉创业台胞陈敏惠说:“走过几次台北路、高雄路,真的很亲切,感觉有归属感。”

  一模一样的两座“龙虎双塔”隔海相望

  沿着江岸区台北二路驶行,一座美丽的公园映入眼帘,这里就是宝岛公园。廊桥湖水,亭台楼阁,漫步园内,曲径通幽。

  “公园内的核心景观是龙虎双塔,以台湾地区高雄市莲池潭的龙虎塔为原型仿建。”吴明堂表示,遥相呼应的园名和建筑设计,透露出两岸的深厚渊源,是两岸同根同源的历史文化联结,也是两岸共有的历史印记。

  “龙虎双塔”融入了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层层叠叠,塔尖也是一个小塔,俗称“塔上塔”;有斗拱,廊柱,龙头翘角,八面飞檐;飞檐之上,有龙虎游走,远远看去,栩栩如生。

  来自高雄的台湾青年张立纶说:“在武汉看到跟家乡一样的‘龙虎双塔’,两岸在某种程度上,真的是一模一样,确实是两岸一家亲。”

  吴明堂介绍,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台北路以台湾风情特色街区为依托,拓展楼宇经济,引入多种产业,街道经济实力大增的同时也吸引了众多台胞来此考察、参观、投资。公园的建设是为了满足附近市民对公共绿地的需求,又因公园的湖心岛形似宝岛台湾而得名。这些相隔海峡的遥相呼应,正说明了大陆和宝岛之间,从感情上、文化上,一直都有血浓于水的羁绊。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龚雪 通讯员张文婧 余国燕


【编辑:裴春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