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裂缝啦!”
“山洪进屋啦!”
“雨越来越大,80毫米,100毫米,160毫米……”
“快,统统搬出去,要滑坡哒!”
![]() |
随着抢险队伍中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吼叫,秭归县张家红屋场滑坡体传出沉闷而揪心的炸裂声,暴雨夹着山洪从坡顶橙园公路奔涌而下,直抵坡下29户农房,危及68名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7月9日,秭归县沙镇溪镇遭遇特大暴雨袭击。10日,该县三星店村张家红屋场4.58万平方米、22.9万立方米的坡体整体滑移20米,造成房屋损毁、道路坍塌、橙园倾覆等灾情。
灾情就是命令,险情就是战情。沙镇溪镇党委、政府紧急调度,党员干部闻“汛”而动,人民群众主动配合,第一时间开展抢险自救、转移安置,74户206人,无一伤亡,成为自新滩滑坡以来秭归人民抗击自然灾害的又一壮举。
基层党组织筑牢“安全堤”——
“党员干部挨家挨户去搜,一个都不能漏”
“王镇长,我屋里进水哒!”
7月9日晚7时许,沙镇溪镇三星店村有村民向管片副镇长王大军电话呼叫。汛情就是命令!王大军二话没说,开着车就往村里赶,镇党委副书记王建华紧追其后。车行至三星店村张家红屋场滑坡体下方的居民点时,大雨倾盆,洪水倒灌,20多户村民正焦急地用门板、被褥、石头堵水。四处奔涌的洪水太大,王大军有些站不稳,同时他观察到,路面出现裂缝,有下沉迹象,情况万分危急。
“快,赶紧撤离!老人小孩转到卫生院和华宇酒店,年轻人转到小学。”“党员干部挨家挨户去搜,一个都不能漏。”王大军立即指挥群众转移。
现场抢险力量不足,跟上来的王建华马上发出指令:“所有在家机关干部,火速前往三星店村支援抢险!”
经过2个多小时紧急转移,张家红屋场周围74户206人得到妥善安置,无一伤亡。10个小时后,张家红屋场坡体整体滑移20米,342米水泥路坍塌,2栋房屋损毁,危及27栋民房。
7月20日,忆起“7.9”张家红屋场滑坡抢险的场景,王大军仍感到后怕。他告诉记者,幸亏当时果断处置、迅速转移,否则不堪设想。他说,当晚,天黑路险,暴雨不停的下,随时都有滑坡危险,但闻“汛”赶来的30多名镇直机关干部和派出所民警奋不顾身,顶着暴雨,蹚着洪水,一栋一栋排查,挨家挨户搜索,争分夺秒转移群众。
沙镇溪镇党委书记覃晓峰介绍,我们在张家红屋场滑坡体一直布设有智慧倾角监测站,多次进行实地应急疏散演练。险情一出现,党委政府果断决策,迅速开展应急响应,从而确保了这次滑坡无一伤亡。全镇还有类似张家红屋场的地质灾害点112处,点位分散,覆盖面广。镇党委统筹机关干部、下沉干部、村“两委”干部300多人,组建起16支应急抢险突击队,成为抢险救灾时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坚实力量。
两任支书并肩抢险——
“再不走就来不及了,您不走,我就背!”
31岁的三星店村党总支书记刘德郡,与记者谈起7月9日晚转移群众的情景,仍情绪激动。张家红屋场滑坡前,刘德郡一方面指挥群众转移,一方面挨家挨户巡查。老总支书记杜海峰则拿出铜锣和灾害监测员张家红边走边敲,劝说村民不要拿东西,轻装转移。当巡查到70岁偏瘫的村民黄明凤家时,发现其96岁的母亲黄秀英还在家,怎么也劝不走。眼看雨越下越大,转移还得爬50多米的台阶,情况十分危急,刘德郡心急如焚。
“老人家,您就当我是您的娃儿,再不走,就真的来不及啦!您不走,我就背!”
见老人还是不走,刘德郡抓起黄秀英的胳膊,将老人背起就走。杜海峰见状,也背起行动不便的黄明凤,顺着陡峭的台阶,吃力地往高处安全地带转移。当黄秀英和黄明凤被送上救护车那一刻,汗水雨水泪水交织在一起,却让新老书记如释重负。从惊恐中缓过神来,黄秀英老人流着热泪,一个劲儿地说“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您们……”
放下母女二人,刘德郡、杜海峰又带领本村党员梅昌华、杜荣等开始挨家挨户排查险情、清理水沟。7月9日晚10时30分,安置点有群众反映“没有关家门”,怕财物损失。为了让群众安心,刘德郡、杜海峰再次返回滑坡险情区域,帮群众关好家门,安排村里党员参与卡点值守。
“我们都是共产党员,只有人民群众安全了,我们才安心。”刘德郡感慨地说,三星店村63名党员,这次暴雨来袭时一个不落全都加入到抢险救灾队伍中。
党群同心舍小家为大家——
“我能做到的,任何人都会像我一样”
“我是地质灾害点监测员、村民小组长,肩上有责任,不能辜负党组织和村民们的信任。”7月20日,和记者聊起“7.9”张家红屋场滑坡抢险,张家红依然眼含泪水,“当时,86岁老父亲的独栋房屋瞬间倒塌,我自己的三层楼房也被毁掉了,但我无暇顾及,我和大家都在抢险。我并不后悔,我相信,在当时的情况下,为了坡上坡下的安全,我能做到的,任何人都会像我一样。”
55岁的张家红,是三星店村二组组长,也是地质灾害监测员。7月9日晚7时许,他像往常一样巡查张家红屋场周边,突然发现道路出现裂纹,路基内发出沉闷的撕裂声。凭借日常积累的培训知识和演练经验,他敏锐地感觉到,坡体可能发生位移,第一时间向镇党委、村党总支书记报告。同时,毫不迟疑地清理道路边沟,疏导洪流,呼叫周围10户邻居转移。当周边邻居安全转移后,他又将自己的面包车开到滑坡体入口,通宵达旦执行卡口封控。谁知,第二天屋场就滑坡了,自家房屋瞬间被毁,连一件衣服都没拿出来。10天后,见到记者时,他仍穿着那套朋友资助的汗衣。
这场惊心动魄的抢险救灾中,沙镇溪镇涌现出了无数个像张家红一样舍小家为大家的抢险英雄。
如,背着90岁梅大信老人、抬着56岁半身瘫痪梅云洪的镇派出所民警田涛、王浩宇、李定豪;无偿给受灾群众提供住宿的村民张家雄、华宇酒店老板梅兴华;一天一夜抢修水管确保饮水畅通的镇水利和湖泊站负责人熊晓伟……
入梅以来,秭归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抢险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做好防汛救灾抢险工作。县委组织部负责人介绍,7月强暴雨来袭,全县12个乡镇167个村党组织,认真做好应急避险安置工作,组建党员突击队和志愿服务队105支,7400余名党员干部下沉,紧急转移安置群众2254人。目前,全县灾后恢复重建正有序展开。(来源:三峡日报 记者高秉喜,通讯员马扬帆、毛浩然、郝明曦)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