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7月23日电 (薛葳蕤 陈湘楠)2024年7月初,武汉大学10名临床医学生从武汉出发,跨越1600公里到青海西宁、海北、尖扎、民和等地开展医学实践。这批年轻的医学生给自己命名为“重走大医之路”实践队,他们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感染科医生、著名艾滋病防治专家、200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的桂希恩教授的脚步为指引,重走大医之路,深悟大医精神。
义诊查房汇仁心
7月7日,实践队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感染科医生梁科、神经内科医生范元腾前往尖扎县人民医院开展义诊活动。义诊前的座谈会中,实践队同人民医院的专家就医疗技术的交流、人才培养的合作深入探讨。
在义诊环节中,面对每一位前来咨询的患者,在藏语翻译的帮助下,两位医生耐心倾听、仔细询问。他们用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为患者提供准确的诊断和建议。实践队成员也在现场深入学习到了义诊技巧和医学知识。
8日,尖扎县人民医院和中南医院的专家及实践队成员在交班会议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查房工作。范元腾和梁科倾听当地医生的病情汇报,配合全面的查体,给予患者温暖的关怀与准确的诊断,并与当地医生讨论优化治疗方案。
深入基层守健康
9日,在尖扎县疾控中心调研学习。疾控中心不仅是抗击疾病的坚固堡垒,更是公共卫生知识传播与创新的摇篮。中心专业人员详细剖析了尖扎县常见的传染病种类、流行特征、传播途径及防控策略。从鼠疫、艾滋病到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布鲁氏菌病,每种疾病都有着科学的解读与应对策略,体现了疾控中心对公共卫生安全的深刻洞察与精准把控,透露出疾控人的辛勤付出与无私奉献。实践队随后穿梭于尖扎县的大街小巷,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背景的人群进行问卷调查,探究当地人群对常见流行病的认知情况。
10日,实践队与民和县古鄯中心卫生院医生进行了座谈,调研基层医疗服务的现状与发展前景,了解人畜共患病的防治情况。古鄯中心卫生院始终致力于提升服务质量,满足当地医疗需求,同样为实践队描绘了一幅基层医疗服务的真实画卷。院长冶鹏远提到,通过县乡一体化管理模式,卫生院与上级医院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预警体系、疫苗接种、普及防疫知识等,有效遏制了人畜共患病的蔓延。
实践中升华精神
实践队员还参观了原子城纪念馆、青海省藏文化博物馆。踏入藏医药文化馆的那一刻,队员们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了藏医体系的博大精深。三棵生命树唐卡分别从人体的生理病理、藏医诊断、治疗三方面,以树为比喻,体现了藏医《四部医典》的精髓。每一幅唐卡、每一部医典,都蕴含着风、空、火、水、土五大元素及其平衡与失衡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这一独特的医学理论加深了队员们对传统医学价值的认识,和对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融合发展的思考。
往日播种,皆有收获;来之不易,可圈可点。实践队成员深入基层交流实践,在桂希恩教授曾经的行医路上,发现他、了解他、成为他。光阴流转,仿佛微风吹过辽阔山河带来阳光的气息,他们的成人、成才、成医之路,承接了责任,充满了光明。(完)
【编辑:张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