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8月16日电 (杨明海 杨哲)“做大做强襄阳大头菜,我认为要从培育优良菜种着手,严把产品质量关,做好营销推广,改变消费者高盐认知,真正地让它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襄阳大头菜产业发展研讨会8月14日在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举办,襄阳正兴和大头菜负责人尚峰说。
襄阳大头菜是中国四大名腌菜之一,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中国风物志》记载,襄阳大头菜为诸葛亮隐居襄阳隆中时所创,故民间素有“诸葛菜”“孔明菜”之美称。2009年,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襄阳大头菜的腌制,须三腌、五卤、六晒,脆嫩味美,生津开胃,酱香浓郁,或用小磨香油凉拌或用干辣椒炝或用青椒肉丝炒,均是一道道美味佳肴。
“我们选取襄阳原产地狮子头芥菜为原料,传承传统工艺,采用古法红糖炒色、自然发酵,日晒夜露300天以上自然而成,保持了芥菜的原味。”尚峰说,好酱菜,有讲究,食材好,食才好,襄阳大头菜企业要迎合消费者的需求,生产出适合现代人口感的产品,才能赢得更大更广的市场。
襄阳孔明菜食品科技公司是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大头菜龙头企业,主要生产麻辣、微辣、鲜香等多种口味、多种规格的产品。该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胡事成认为,做大做强襄阳大头菜,要向“涪陵榨菜”学习,要在产品开发、产品宣传上下功夫,做好与科研院校对接,进行科研成果转化,打好高中低端产品组合牌,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
常欣出生在襄阳大头菜原料产地,从小见证了大头菜的美味、辉煌与落寞。退伍返乡后,他带领团队在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帮助下,经过3年的攻坚克难,取得10项专利技术,形成了“大头菜种苗培育和种植”“人工接种发酵技术”“超声辅助无水电泳脱盐技术”“源头到产品全过程品控”等技术优势,已在襄阳东津镇、峪山镇、石桥镇等地建立了错季节生产基地,实现规模化种植。
“我们的技术可使种苗抗病耐涝,一年可种两季。大头菜成品益生菌较原来增加29%,含盐量降低37%。”常欣说,希望这些科研成果能得到广泛运用,从而提升襄阳大头菜的产量和品质。
目前,常欣在注册湖北飨食链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后,已有效利用荒滩2000亩,帮助农户每亩增收3000余元,带动创业38人,吸纳就业3000人,共营收5894万元。未来三年,他将在汉江流域复制推广大头菜种植、酱化、精加工和营销模式,努力实现种植规模5万亩,收入过亿元的目标。(完)
![]() |
【编辑:刘莉莉】